日前,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官網掛出《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校園3A景區建設規劃方案征集比選公告》,旨在按照3A景區旅游規劃要求將學院打造成3A級景區,一時引發社會熱議。校園本是興師重教之地,該不該成為景區?校園是學生們求學之所,該不該成為游客們穿梭的場所?一系列疑問被網友提出。(澎湃新聞網8月3日)
環境優美的大學校園確實有很多,實際上,已經進入星級景區名錄的校園也并不是沒有。但這些星級景區,要么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資產,如湖南大學的岳麓書院,當仁不讓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要么源于擁有業內翹楚的知識殿堂,如中國地質大學的“逸夫博物館”、青島濱海學院的世界動物標本藝術館,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但無疑,無論是文化資產,還是知識資源,都給學生求學、求知帶來了更好的條件。至于成為“星級景區”,只是水到渠成,甚至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本質上講,追求優美的環境,對學校來說,根本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是學校追求其教育理想的手段而并非最終目的。就如櫻花成園的武漢大學、有湖有海的廈門大學,風景只是這兩所大學優秀教育的“附加值”,兩家都是以“學”聞名而并非以“景”吸引人。新聞中的這所學校,將“打造成3A級景區”作為校園理想昭告天下,規劃重“景區”而輕“學習”,不求治學的“硬實力”而追逐校園“軟環境”,結果只能暴露出學校教育理想的欠缺、教育視野的不足乃至教育底氣的單薄了。不客氣地說,這就是一個現代版的“買櫝還珠”,只能貽笑大方,徒增群眾之笑柄。□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