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訪俄遠東部長:俄擬在遠東建中國商企支持中心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5日閉幕后,出席論壇的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長亞歷山大·加盧什卡就此行成果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采訪。他透露,俄羅斯計劃在遠東組建“中國商企支持中心”,并就此與中方進行了磋商。
論壇成果豐碩俄方冀望合作
加盧什卡表示,論壇的舉辦很成功,俄代表團陣容龐大,會晤成果豐碩,俄中在遠東的合作有望成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卓有成效的范例。
他認為俄中兩國元首及領導人的會晤“交流是全面的、建設性的,這種朋友間的溝通,不是初次見面或很久沒見,而是雙方保持常態化接觸中的一環”。他透露,兩國領導人就遠東合作進行了討論。
加盧什卡說,近年來遠東與中方的合作發展迅速,尤其在經濟領域,“在這次會晤中我們發現,實際上現已不止一兩家或者幾家具有國資背景的中國企業正在遠東開展項目,政府最重要的是為促成合作做足準備”。
加盧什卡透露,他此行與中方就國有企業協作達成共識,未來將組織各類專場推介,探索中國國企投資遠東的多種可能性,“我們向中方伙伴遞交了一份包含90家他們感興趣的企業的名錄,與一些企業的合作項目已有實際進展,我們商定,上述工作將建立在雙方合作既有的高水平之上”。
加盧什卡此行還特別向中方提議,在遠東組建一個“中國商企支持中心”,專門為中國商企及投資者提供服務,并就此與中方進行了磋商,他又進一步向記者表示,俄羅斯打算建成這個機構。
基礎設施建設將成合作重頭
加盧什卡表示,俄正積極參與亞太一體化進程,這是俄中遠東合作的時代背景。基礎設施建設是遠東最迫切的需求,也是中國的重要機遇。
他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將給俄遠東發展帶來良好動力,“一帶一路”倡議應當分步驟、有針對性地實施,不僅限于傳統能源及能源化工領域的合作潛力,還應尋求更直接的收獲,地質勘查、水利、核電、農漁業都待推動,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成為俄中合作的重頭戲。
加盧什卡認為,俄中在建的同江鐵路大橋、黑河至布拉戈維申斯克的黑龍江公路大橋,都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先行項目,他并向記者介紹了從納霍德卡港通往中國黑龍江省的“濱海1號”、從扎魯比諾港通往中國吉林省的“濱海2號”兩條“國際運輸長廊”的規劃。
他透露,“濱海1號”已開始運營,貨量正在增長;論壇期間,俄方向中方通報了俄政府有關兩條長廊的最新意愿,并向有實力的中方投資者發出邀請,希望將長廊港口建成24小時港,吸引中方投資參與建設,并成立雙方共同管理的公司。
此外,隨著俄“遠東一公頃土地”政策的實施,遠東移民增加將產生大規模的基建需求,包括電網、公路等,初步預算8億盧布(約合1400萬美元)。
吸引境外投資便利中國商企
“據最新民調,俄羅斯大部分公民支持對華友好,看好俄中遠東合作帶給雙方的利益”,加盧什卡表示,遠東將致力于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境外投資,便利中國商企。
他介紹,俄擬在遠東建設16個優先發展區,投資總額約85.57億美元,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自由港,投資總額約47.67億美元。據俄方今年4月的統計,在16個優先發展區中,5個包含中國投資。
加盧什卡說,為進一步創造跨境便利,俄將于2017年8月起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等4地為外國公民提供免費電子簽證。同時,俄正在規劃互聯網投資平臺,投資人無需奔走于任何政府部門,即可在網上提交投資申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