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
恐龍時代留下的那片桫欏樹
圓明寺邊上就是桫欏
蹲點中,記者也感受到梁老的高風亮節。
梁披云最后一次回鄉,是1986年,他八十大壽。那次,梁老特意在故居留影,親筆寫下“是我初生地,難忘故老情。重來年八十,喜聽鳳雛聲”的詩句。
但是,直到他過世前,也沒有提過修繕故居,這才致使房屋破敗。
破敗的房屋,卻有無數的故事。有人說,這宅子的地理好,正門遠眺山九重,若遇霧天,遠景更如仙境。宅子背靠的后山坡,嵌著一塊巨石。當地人還傳說,遠看如獅子張口。記者好奇,跟村民一路爬上山坡,果然發現石頭造型奇特,嘴里淌出一條小溪。喝一喝,非常甘甜。
這個村子,除了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奇特的看點。
就在那座香火隆盛的古寺邊上,有100多棵桫欏組成的桫欏群。這可不是一般的觀賞植物。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志。如今,它們已然是國寶級的瀕危野生植物。
所有這些,都猶如蚌中的珍珠,藏在深閨無人識。
吾頂村
原名蓬萊巷,距永春縣城12公里。全村共3700多人,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4356元,村財收入9400元。吾頂村還是工農紅軍閩南游擊隊第二支隊主要活動地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許多鄉親開展減租減息斗爭,涌現出梁祖成、梁舊諸等烈士。
甘煒
福州人,28歲。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專業,大學期間曾任學院社團聯合會主席。2009年畢業,進入省水利廳下屬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在計劃財務處負責生產經營工作,是單位里優秀的后備干部。今年4月,入選省派駐村干部。
征集令
甘煒的心頭事,也代表著村民們的苦惱。有資源,但沒利用好;有華僑捐資,但沒有發揚華僑文化;有名人品牌,但卻很少人知道。正在讀報的您,不管是不是旅游達人,只要對這里的自然風光、梁氏兄弟事跡和僑界文化感興趣,都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出出主意,我們征集金點子。(海都記者 韓影 田米 實習生 喻蘭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