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建筑是海外華僑華人鄉愁的寄托。作為我省著名僑鄉,永春華僑文化歷史悠久,擁有12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近年來,永春多措并舉,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讓更多承載鄉愁的僑鄉古厝得以留存,讓華僑“愛國愛鄉、造福桑梓”的優秀傳統得以傳承。
近日,記者前往永春縣五里街等鄉鎮,探索當地活化利用僑鄉建筑資源、深入挖掘華僑精神、講好僑鄉故事的特色路徑。
平移中的華美樓(資料圖片)
整體平移,原汁原味保留老建筑
初冬時節,永春五里街鎮桃源北路旁,一座飛檐翹角的閩南古大厝在冬日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這座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華僑建筑,大門上鐫刻著“華美堂”三個大字,兩側建有火焰山墻,展現出中西合璧的精美。
“這座老建筑的主人是馬來西亞華僑林綱爐,他早年在馬來西亞做食品生意,返鄉建起這座精美的閩南大厝。”原本住在該古厝的林建塔介紹,當年砌完墻后再砌17厘米厚的石板做后期裝飾,有點像現在的掛磚。墻上石雕有明顯的閩南風格,二樓的護欄和屋頂裝飾卻是南洋風格。
每年海外林氏族人回國探親,都要到華美樓看看。華美樓,已然成了海外鄉親的精神歸宿。
2018年,永春縣城擴展,規劃建設“桃源北路”,打通縣城、五里街鎮等片區。華美樓正好橫臥在桃源北路路中間。“拆了,令人惋惜;不拆,阻礙交通。”永春縣住建局村鎮站負責人蔡耿藝說。
如何留住海外鄉親的鄉愁?幾經考量論證,縣里最后決定采取整體平移。“土木結構的華美樓,地基是鵝卵石,平移的難度太大了。”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李梁峰坦言。
2018年3月,華美樓平移工程正式開工。施工方福建省閩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嚴景明說,他們先把華美樓的地基置換成鋼筋混凝土地基,再對土坯墻墻體進行高壓注漿處理,使墻體強度大大提升。此外,還把整棟建筑用鋼管和鋼絞線整體加固,使其穩定性進一步加強。之后,他們對華美樓在原地順時針整體轉向35度,與新建的桃源北路平行同向,最后再頂升1.6米。“正是在上百萬元的智能系統控制下,華美堂巧妙地從桃源北路的中間位置整體平移了15.54米到路邊。”
活化利用,巧妙“變身”僑批館
“因為疫情,闊別家鄉3年,我們對故土尤為思念。”近日,馬來西亞黃氏登進家族會會長黃春祥返回永春故里時感慨萬千。
走進位于永春石鼓鎮卿園村的登進堂,只見這座明代宮式建筑,氣勢恢宏,大堂兩側壁掛朱熹墨寶“忠孝 廉節”四個大字,大堂柱子上的18對楹聯,見證著登進堂歷代族人的明德風范和家國情懷。
無論年代遠近,不論他鄉故鄉,登進堂僑親身上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基因,展現了海外僑親“登進”精神與戀祖愛鄉的家國情懷。其中,尤以清乾隆年間,登進家族第13代后人黃際良變賣家產救一船難友的故事最為感人。
當年黃際良攜貨搭船前往呂宋(屬菲律賓)做生意,遭遇臺風全船100多人在海上漂浮三天三夜方才停靠蘇祿島。船貨人盡遭西班牙殖民者搶掠,危急時刻,黃際良將全船貨物作為贖金救了自己和水手。為了避免百余名鄉親被當“豬仔”販賣,黃際良懇求殖民者首領允許他返鄉籌款贖人。脫難回鄉的黃際良立即變賣所有家產,籌夠贖金,在規定期限內贖回百余鄉親。黃際良雖傾家蕩產而終身不悔,義德載入《泉州府志》《永春縣志》。
愛國、愛鄉、愛家的精神是許多華僑建筑的鮮明特征,也是僑批文化的核心所在。2021年底,在海外僑親支持下,由永春縣僑聯與石鼓鎮聯合推動,投入150萬元整修提升登進堂。2022年底,全省首個以世界記憶遺產為主題的泉州僑批主題廣場在登進堂落成。
泉州僑批主題廣場精心植入僑批故事、僑批印章、僑批信局、僑批郵路、僑批精神等元素。“以雕塑、地雕、墻繪、金屬造型等當代藝術形式,將僑批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進一步將登進堂打造成為我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泉州市檔案館負責人表示。
文旅融合,打造僑胞故鄉行旅游線路
華僑建筑銘刻歷史,流淌百年。記者從永春縣住建局獲悉,目前,永春縣擁有像登進堂這樣的涉僑建筑14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歷史建筑89處,其他涉僑建筑38處。
沿著流水潺潺的揚祖大橋,行走在綠樹蔥蔥的揚祖慢道,來到了尤揚祖故居金寶樓。10月26日,著名僑領尤揚祖三女尤慶蘭、四子尤志亮等攜家屬一行4人返鄉回到達埔鎮蓬萊村謁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真沒想到,鄉親們還這樣真情懷念家父的點滴貢獻!”
原來,旅居印尼的愛國華僑尤揚祖,1953年回到家鄉永春后,帶著實業興邦的夢想,引種蘆柑、興辦永春釀造廠,成為“永春蘆柑”“永春老醋”之父。
共同的根讓僑親情深意長,共同的夢讓僑親同心同德。2010年10月,在當地僑聯和鄉鎮等多方努力下,尤揚祖事跡展在金寶樓展出,館內全面展示一代僑領尤揚祖的家國情深。“我們下一步還將建設老醋文化館、蘆柑文化館等。”永春達埔鎮蓬萊村黨支部書記尤應愉說。
永春縣政協副主席、僑聯主席郭賜福表示,眼下,永春除了把登進堂建設成為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外,還將打造一批永春華僑文化交流基地,謀劃一條僑胞故鄉行旅游線路,建立一套海內外僑胞綜合服務體系,創建一組改善僑界民生的有效機制,進一步團結凝聚海內外永春兒女齊心共筑中國夢。(記者 李向娟 通訊員 蘇福彬 陳珊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