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周邊養豬場限期關閉拆除的最后期限。記者回訪現場看到,大部分養殖戶已搬離,但仍有個別養殖戶暫未搬離。
該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崎湖周邊共有養殖戶75家,涉及洛陽、百崎、東園3個鄉鎮,生豬存欄量1.6萬多頭,經過兩個多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已有43家養殖戶搬離,出欄生豬1萬多頭,占總量三分之二。相關部門將力爭在本月底前,將剩余的32家養殖戶遷出,關閉所有養豬場。
昨日,百崎湖邊仍有大量養豬場沒有搬離。
起 因
養豬場污染百崎湖 部門開展專項整治
本報今年4月29日第七版報道,百崎湖東北角岸邊的數十家養豬場,將豬糞等廢水廢渣直接排入湖中,死豬隨意丟棄在湖邊,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導致當地村民在湖中養殖的海產品出現大面積死亡。這些養殖戶多數來自湖南,養豬場基本沒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或者環保手續。
此事見報后,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及泉州臺商投資區農業、環保等部門多次到現場查看,及時派人將隨意丟棄的死豬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臺商投資區立即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組,制訂《環百崎湖生豬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專項整治要求,嚴禁養殖場(戶)補欄(即不得新增養殖數量);生豬養殖場(戶)6月30日前生豬全部出欄并關閉養殖場,7月15日前自行拆除養殖設施;整治期限屆滿仍未自行關閉拆除的,將依法予以關閉拆除,并追究法律責任。整治期間,相關部門將要求養殖戶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嚴格實行干清糞處理,養殖污水臨時收集,不得外排。
部分養豬場搬離后,現場衛生仍較臟亂。
回 訪
多數養殖戶已搬離 湖邊環境仍堪憂
昨日,記者再次回訪百崎湖周邊養豬場看到,離湖面較遠的一整排養殖戶已搬離,剩下尚未拆除的簡易豬圈,里面空空蕩蕩,臟亂不堪。在靠近湖邊的幾處簡易豬圈內,記者看到仍然養著十幾頭個頭中等的生豬。湖岸邊兩個臨時污水收集池內,豬糞等穢物聚集在一起,臭氣撲鼻,令人作嘔。
“過段時間,我們就會把這些生豬搬到其他地方去。”一個生豬養殖場的負責人何阿姨告訴記者,自從相關部門要求養殖戶限期搬離后,他們已找到能養豬的地方,目前因為另找的豬圈還沒建好,因此暫時還沒搬離。多數養殖戶在6月30日之前就已搬離了,現在只剩下少部分養殖戶還在這里。
她介紹,這個養豬場是找當地的友力農場租用,今年的租金已交上去,如今無法繼續在這里養豬,希望相關部門能協調該農場退還養殖戶部分租金。
部 門
三分之二生豬出欄 月底關閉所有養豬場
經相關部門調查核實,環百崎湖區域內共有養殖戶75家,生豬存欄量16677頭,豬舍面積29309平方米,其中洛陽鎮養殖場(戶)71家,生豬存欄量15833頭,豬舍面積27429平方米;東園鎮養殖戶2家,生豬存欄量272頭,豬舍面積1120平方米;百崎鄉養殖戶2家,生豬存欄量572頭,豬舍面積760平方米。
臺商投資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此前制定的專項整治方案,昨日是關閉拆除百崎湖周邊全部養豬場的最后期限。然而在實際整治過程中,存在豬販有意壓價,中小豬銷售較困難等問題,養殖戶強烈要求適當延長退出期限,對整治工作的推進造成很大阻力。對此,相關部門也積極尋找方式解決。
截至昨日,已有43家養殖戶搬離,出欄生豬1萬多頭,占總量的三分之二,整治行動取得有效進展。其中東園鎮與百崎鄉的養豬場已全部搬離。相關部門將爭取在本月底前全部關閉并拆除剩余的養豬場。(記者 許文龍 黃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