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糞水直接流入湖中,雖然排糞缺口被水泥阻斷,但效果不明顯。
【養豬戶】住在豬棚邊 小男孩與蒼蠅為伍
豬棚內,泔水池里儲存著發出酸味的泔水;豬棚外,是隨意排放的豬糞水。看到記者在拍照,一個年幼的小男孩好奇地在豬棚外走動,經過之處,驚起成群結隊的蒼蠅。
小男孩的父母正在豬棚邊的一間屋子里午睡,狗叫聲把他們吵醒了。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是一個來自湖南的三口之家,父親姓齊,他們到這養豬已經2年了。
“在家里沒事做,就來這養豬了。”據了解,齊先生一家在這養了200多頭豬,他說豬棚是向老板租的,一年租金四五萬元。
“豬糞水一直都是這樣排放的,出水口都堵住幾年了,水肯定黑。偶爾會有人來載豬糞去種西瓜什么的。”齊先生無奈地說,“我們也不想這樣,住在這又臟又臭,但是老板沒投錢做豬糞水處理,我們哪有錢做。”
淡定打麻將 稱“有事找我們老板”
在一處豬棚外的房子內,幾名年輕男女圍成一桌,正打著麻將,他們告訴記者,這里多數養豬戶來自湖南。
當記者詢問他們為何豬糞水未經處理就直接往湖里排放時,他們邊淡定打麻將邊大聲回應說:“沒有沒有,沒有的事。”
“老板提供場地,我們養豬,老板如果不讓我們養,我們就不養了。”記者表示有人投訴豬糞水隨意排放造成湖水污染,他們回應說:“早就有人舉報了,舉報找我們沒用,有事找我們老板。”
豬舍環境簡陋
【老板】租地50年 經營范圍不含養豬
根據養豬戶們的指示,記者在掛著“友力農場”牌子的建筑樓下,找到了養豬場負責人楊先生,他告訴記者,養豬場屬于友力養殖有限公司,是幾個人合作的,養豬戶找他們租的豬棚。
“當時租地的時候,這里還屬于惠安縣。”楊先生拿出一份“惠安洛陽友力養殖有限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該公司成立日期為2008年,“當時租的地,租期50年。”
“過去,這里是一片荒地,荒草叢生,那時候,我們幾個朋友就租下這塊荒地搞養殖,近幾年,農場轉變經營模式,將豬棚出租用于生豬養殖。”楊先生說。但是記者發現,該營業執照顯示,該公司經營范圍并沒有包括養豬,而只是,“水產養殖、種植農作物銷售”。
承認存在污染 想投資整改
“確實,我們承認豬糞豬水處理不當,存在污染的問題。”楊先生表示,以前養殖規模較小時,豬糞水用于水產養殖,百崎湖邊(農場附近)生態得以平衡,但近幾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出現了失衡問題,豬糞豬水的排流確實不當。
楊先生表示,此前,農場已意識到豬糞水破壞環境的問題,正在尋找解決辦法。“如果可以繼續養豬,我們愿意投一兩百萬來整改。”據介紹,去年起,農場負責人就曾到漳浦、廣東進行考察,并于今年初與廣東一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準備購買、引進豬糞生態處理技術。
如果不讓養豬 希望能改成種植
楊先生表示,整個農場有生豬養殖戶100多戶,養殖面積幾十畝,在養生豬1.5萬多頭,絕大多數養豬戶來自湖南,不少拖家帶口。
楊先生介紹,租一個豬棚養豬,租金、豬仔、養豬的泔水等,要花很多錢。這些養殖戶很多都是借錢來此投資養豬,特別是剛來一兩年的,都還在虧本投資階段。為了生活,他們忍受豬棚的臭味,多數就在豬棚旁搭起棚子住,很不容易。
楊先生表示,如果不讓養豬,他們希望能將原來的場地改成種植,種樹、種花、種菜都可以。
【部門】管委會發出整治通告 7月15日前關閉拆除
記者了解到,針對百崎湖周邊養豬場污染環境問題,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制訂了專項整治方案,5月初開始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在7月15日前,關閉拆除養豬場。
專項整治要求,嚴禁養殖場(戶)補欄(即不得新增養殖數量);生豬養殖場(戶)6月30日前生豬全部出欄并關閉養殖場,7月15日前自行拆除養殖設施;整治期限屆滿仍未自行關閉拆除的,將依法予以關閉拆除,并追究法律責任;整治期間,養殖場(戶)對病死豬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嚴格實行干清糞處理,養殖污水應臨時收集,不得外排。
在農場出入口設關卡 生豬只出不進
友力農場所有的養豬場,有兩個出入口,日前,記者走訪時發現,泉州臺商投資區執法局在兩個出入口設置了關卡。
“每天都安排執法人員在此值班。”正在值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月初設的關卡,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登記運送出去的生豬數量,同時禁止引進豬仔。”
環百崎湖“兩禁區” 涉及兩鎮一鄉九個村
記者從《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關于環百崎湖生豬養殖污染專項整治的通告》上看到,環百崎湖“兩禁區(禁養區和禁建區)”范圍,涉及洛陽鎮(西吟頭村、西方村、白沙一村、白沙二村、曾垵村)、百崎回族鄉(里春村、白奇村、蓮埭村)、東園鎮(鳳浦村)等區域,這些區域禁止所有生豬養殖。
征集令:
還有誰在污染“城市之眼” 歡迎您來舉報
擁湖面積5800多畝(是廈門筼筜湖的2倍、泉州西湖公園的3倍)、湖岸線長度26公里,百崎湖是泉州最大的江海交匯湖泊,被譽為泉州“城市之眼”。
然而,由于污水的隨意排放,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城市之眼”不再湛藍,實在令人心痛。
藍藍百崎湖,豈容被污染!6月5日是世界環境保護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如果您發現百崎湖周邊存在其他污染源,歡迎撥打24小時熱線96339舉報,我們將實地走訪曝光,并及時聯合相關部門展開整治。(記者 林志安 顏雅婷 林書修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