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12月18日訊 萬安村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qū)的南端,素有臺商區(qū)南大門之稱。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老村落,與洛江區(qū)隔江相望,村居民宅傍山面海而建,周圍山清水秀。目前,萬安村正在申報福建省省級傳統(tǒng)村落。
一提起萬安村,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古老的洛陽橋、昭惠廟、義波祠、張氏大夫第、吳氏宗祠……而更具特色的,當(dāng)是村里的漢式大厝和“騎樓式”民居風(fēng)的洛陽老街,以及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首民歌之一——《康定情歌》的采編者吳文季的故居。
萬安村與紅樹林僅一路之隔
古樸老街 從繁華走到靜謐
“人生海海,敢需要攏了解,有時仔清醒,有時清彩……”每天中午,經(jīng)典的閩南老歌便會回蕩在洛陽三里老街的上空,此時,萬安村的老人和小孩,都會聚集閑坐在厝邊頭尾的石墩上,曬著午后懶洋洋的太陽。
如今的洛陽老街,與以往的繁華鬧市相比,恬靜了許多。漫步街上,兩側(cè)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漢式大厝和洋式臨街騎樓相互交錯地分布著,讓人仿佛穿越進了清末民初的時光隧道里。大厝前古香古色的門廊、被歲月潤澤的紅磚,都在經(jīng)世流年中醞釀出濃化不開的韻味,使整條長街古巷流溢出柔和細膩的古樸之美。
85歲的陳慧琴一出生就住在洛陽老街,15歲出嫁后搬到末段萬安村的大厝里。在她的記憶里,洛陽老街從紛繁喧鬧,到蕭條靜謐,就像她的人生,從年輕時辛苦打拼,到如今在家安享晚年。陳慧琴回憶,25歲時丈夫意外離開人世,她開始獨自養(yǎng)育5個孩子。大約30年,她一直靠在老街上開雜貨店養(yǎng)家糊口。而現(xiàn)在,這間店面租給了外地人做生意。
陳慧琴的大兒子告訴我們,此前,母親不知從哪兒聽說洛陽老街要進行大面積翻建,急得像個孩子,躺在床上哭鬧,過了好長時間才慢慢忘記此事。后來,她又聽說老街列入重點保護范圍了,便又開心得睡不著覺。
從這低矮的舊瓦房里,走出了大音樂家吳文季
小小村落 出了個大音樂家
73歲的陳德杉,除了擔(dān)任洛陽鎮(zhèn)文史研究會會長一職外,還是大家公認的洛陽一日游“導(dǎo)游”。他說,除了洛江老街外,萬安值得逛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洛陽橋、昭惠廟、張氏大夫第等。而有一個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康定情歌》采編者吳文季的故居。
沿著狹窄的小巷行走了大約30米,一座低矮的舊瓦房呈現(xiàn)在眼前。陳德杉說,那便是吳文季的故居,面積十多平方米,與周邊新建的樓房形成鮮明的對比。屋里各個角落都擺放著勞動工具、軍用挎包、木床等物品,表面雖被厚厚的灰塵覆蓋著,但依然保存完好。
吳文季一生根據(jù)惠安的風(fēng)土人情,先后譜寫和編導(dǎo)了《阿蘭》、《豐收之夜》、《八級浪》、《惠女頌》等許多優(yōu)秀樂曲、舞蹈,多次進京參加全國會演,成為將惠安女搬上舞臺的第一人,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閩南音樂作品。他采集并整理改編民歌兩百余首,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特別是1946年采編發(fā)表的《康定情歌》,上世紀(jì)90年代末作為唯一一首中國民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首最具影響力的民歌”。
這幾年里,陳德杉將吳文季的相關(guān)資料仔細整理了一番,并開始動筆寫關(guān)于吳文季的故事。他說,想讓更多人知道,小小萬安村里,出了一個偉大的音樂家。
□互動
周日,自駕去洛江爐田村
如果你喜歡畫畫,不妨去一趟爐田村,用你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一幅幅唯美的畫卷;
如果你喜歡寫作,不妨去一趟爐田村,用你精彩的文字,記錄下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攝影,不妨去一趟爐田村,用你手里的相機,定格住那如詩如畫的風(fēng)景;
如果你喜歡自駕游,不妨去一趟爐田村,那里分散著十八個景致,任你賞玩;
當(dāng)然,如果你只是想體驗下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爐田村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那么,你們有福啦!本周日,我們將邀你一起到美麗的洛江馬甲爐田村,體驗一場奇妙的鄉(xiāng)村之旅!
參與方式:
1.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報名。
2.掃描“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官方微信二維碼,成為本報粉絲,并在對話框中發(fā)布,留下你的姓名、電話;
3.報名人數(shù):限制在20人之內(nèi);
4.費用:在爐田村里的消費均為AA制。(海都見習(xí)記者 柳小玲 海都記者 呂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