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山腰街道錦塔社區東倚南山路,西臨山腰舊街,南與陳莊社區、埭港村交界,北與錦祥社區接壤,由前埕、陳莊兩個自然村組成,地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人口2356人,黨支部現有黨員103名。社區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一把抓、抓一把、長期抓、抓長效,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舉措,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社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泉州市文明村”“泉州市交通安全示范村居”“泉州市信用村”“泉州市十大幸福社區”,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綜治工作先進單位”“五個好先進黨組織”“計生工作先進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黨建引領為中心
畫好干群聯動“同心圓”
黨旗紅,才能紅一片;基層活,才能活一方。錦塔社區把黨建工作作為強村富民的基石,堅持“開門式”建設,通過召開居民大會、征求意見會、黨員公開承諾會、民主議事會、經驗交流會等,將黨員和群眾的參與熱情調動起來,達到黨群互動、干群互動,民風民俗更加文明和諧。建立健全黨內關懷幫扶規定,對老黨員、老干部和生活困難黨員進行摸底造冊。2015年11月成立錦繡聯居黨支部,解決了三個社區的各項交界、交叉衛生、矛盾糾紛等問題。并投入資金15萬元建立了交通文明勸導站及交通文明勸導隊,有效地緩解了泉港實驗幼兒園周邊路段的交通壓力。社區采取黨員干部帶頭、志愿者幫扶、示范戶引領等方式,傳播黨的聲音、培育文明鄉風、調動全社區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庭院之“小美”聚合社區之“大美”。
統籌推進抓衛生
實現全域整治“零死角”
社區致力于提升對社區居民的服務,重點圍繞農村垃圾清運、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近年來,投入資金近150萬元建設社區公廁及村莊自來水改造、排水排污管道、道路硬化等項目。以村莊清潔行動為突破口,“創城創衛”工作為抓手,通過“一革命四行動”(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行動、農房整治行動、農村污水治理行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實現社區衛生整治“零死角”。在進入社區辦公樓新址的主干道路兩旁安裝太陽能路燈、粉刷舊房、栽種三角梅、發放垃圾桶,統一制作廣告牌,有效地美化社區環境,進一步完善了“戶有垃圾桶、主要路口有收集池、社區有回收點”的村級垃圾收集網絡,提高居民衛生意識,更好地落實了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以人為本創家園
答出美麗鄉村“和諧卷”
社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個字的方針總要求,始終秉承“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以居民訴求為重點,本著“便民、節能、美觀、綠觀”的原則,對村容村貌進行綠化、美化、亮化,鞏固提升整治效果,著力打造文明宜居精品村。
利用辦公新址內閑置土地投入資金80多萬元建設公廁、文體休閑活動場所(小公園、籃球場、健身路徑等),以豐富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學習等日常文化需求。并依托錦塔社區舊辦公樓向泉州市民政局申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同時發動黨員、志愿者對轄區60歲以上老人生活情況進行詳細摸查、歸類、統計,及時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及需求動態,建立健全老年人檔案,切實推進社區城鄉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投入資金18萬元修建“兒童之家”,活動陣地約600平方米,設立了學齡前兒童活動室、科學工作室、文藝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綠色網吧、多功能教室等7個科室,藏書2000余冊,配置多媒體教學設備及電腦10臺。社區利用暑假、節假日舉辦書畫比賽、母親節獻花活動,為兒童提供安全穩定的課外學習、生活、娛樂場所,是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第二家”。
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社區投入資金3萬元組建了一支腰鼓隊,活躍了社區文藝娛樂氣氛。同時,投入資金20萬元對舊墻體進行美麗鄉村文化彩繪,采用漫畫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村規民約、精神文明、綜治等,把移風易俗理念傳播到每個角落,提高群眾知曉率。社區為居民創造了一個美麗宜居的家園,深受群眾好評。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奏響宜居社區“最強音”
錦塔社區堅持按照“強基促穩”三年行動、“三最”吉祥泉港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斷健全化解矛盾糾紛的長效機制,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水平。以網格化責任制為管理手段,實施每周一部署一總結工作機制,切實抓好綜治平安、環境衛生、計生、兩違、安全生產等各項常規工作,完善“天網工程”。投入資金30萬元,創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黨建示范、三社聯動服務,組建了夕陽紅志愿者、綜治平安志愿者、衛生勸導隊志愿者、黨員先鋒志愿者、少先隊員志愿者等服務隊伍,有效提升社區自治能力,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連志堅 莊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