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穿上防護服時很憋氣,會頭暈惡心,有時甚至想吐,但我們都在堅持,都在克服,很快就適應了。”2月11日傍晚,福建援宜醫療隊抵達宜昌,立即開展工作。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閩南醫院——泉港區醫院呼吸科主任許國榮隨隊抵達。
逆行之路,道阻且長。但他們一往無前,不曾退卻。
由于第一批醫療隊醫生來自不同醫院、不同專業,根據專業,劃分為臨床救治、中醫、康復、心理、臨床藥學及會診專家組。人員分組后,緊接著進行培訓。
“時間緊、任務重,兩天以后就要進入病房進行交接工作,所以早期的防護培訓很重要。”許國榮說,“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到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對接,接手的是風險大、救治難度高的重癥及危重癥病房。”
初入“戰場”,大家心理壓力很大。經過3天的適應、磨合,許國榮他們很快適應了病房的工作,正式接管重癥病區。
讓許國榮印象最深的是一名50多歲的女患者,病情曾一度加重,進入ICU病房。如果按常規的治療方案,這個病人非常危險,只能另想他法。醫療隊通過與福建省內的專家組進行遠程會診,根據病人的病情不斷調整治療方案。由于病房是臨時改建的,很多儀器設備不夠,許國榮和護士就用人工拍背的方式,一天兩到三次,每天半個小時。由于穿著防護服、護目鏡、手套,這讓操作變得十分辛苦。考慮到病人心理壓力大,醫療隊便讓病人的愛人在旁邊給她做心理輔導,讓她配合治療。在許國榮的協調下,營養師每天對這個病人進行營養評估,并由康復醫師進行干預,幫助病人建立了信心,并順利康復出院。
在宜昌抗疫救治病人過程中,許國榮和同事們密切配合、不畏懼危險、任勞任怨,時刻保持著細心、耐心、責任心,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治療上盡心竭力,展現了福建醫護人員良好的職業精神,為宜昌戰“疫”貢獻了專業力量。
“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們共同經歷了國家和民族的痛與愛,共同演繹了頂天立地的氣概和大愛無疆的精神,共同面對了生死挑戰和艱難險阻,共同接受了人生洗禮和境界升華。”許國榮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倍加珍惜援宜的寶貴經歷,牢記醫者使命,一諾無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