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這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中對驚蟄始春耕起的寫照。在泉州市泉港區鳳山村,驚蟄后,隨處可見群眾忙碌勞作的身影,他們分散在田間地頭,有的犁土、有的起壟、有的播種、有的除草、有的施肥、有的培苗……一幅別樣的“春耕圖”正在徐徐展開。3月9日下午的一幕——分化肥、助農耕,為這幅“春耕圖”增添了祥和一筆。
鳳山村壩頭公路邊,有一處店面披紅掛彩,寫著“防疫情、助春耕、穩農業”,門前幾位工作人員正忙碌地搬送、登記,群眾有序地遞上紅小票領取幾包化肥,在一聲“謝謝”“慢走”相互道別中,笑得兩眼瞇成一線,若非疫情作孽而戴上口罩,我一定會看見他們笑得“滿臉是牙”。在疫情沉重氣氛下,大家露出燦爛的笑容,恰似撥云見日,讓我們看到了春暖花開。
在這場疫情防控中,鳳山村兩委和駐村干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干群同心同向,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助力企業農業復產復耕,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農忙時節,為配合疫情防控,力助春耕生產,扶助耕作農戶不誤農時,村兩委按照“地不荒、人不閑”的要求,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在得知泉港區供銷社擬開展農資農技下鄉活動時,根據該村農業耕種的實際情況,積極向上申請調撥化肥20噸,贈送給農戶,鼓勵他們及時復工復產,促進農民增收。
為使化肥分配真正落到實處,村兩委及時召開會議,研究確定把化肥優先贈送給貧困戶、計生“二女戶”、獨生子女戶和耕作農戶等,而后由各片組負責人落實具體人員名單,經村兩委核實無誤后,印制領取憑證,分發到農戶家中,農戶憑票到指定地點領取。疫情防控期間,為防止化肥分配時人員聚集,村里實行分批錯時分配,區供銷社人員到現場指導,并為群眾分發農技知識讀物和疫情防控資料。
小小的一袋化肥雖然物重價輕,但這送出的是一份濃濃干群情,在服務群眾中傳遞著黨的溫暖和家國情懷。 (高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