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醫護人員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那么,環衛工人就是這場“戰疫”的最后一道防線。從去年底到現在,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土坑村環衛工人肖良玉就一直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每天清掃、消殺,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守護著家園平安。
從施布口街到來布口街,是土坑古民居最難打掃的一段。這段路并不很長,但是石板并不平坦,石縫間長著雜草,夾著落葉。這里一年四季落葉繁多,特別是起風的時候,落葉往往鋪了一地。肖良玉拿著大掃帚,一下一下地將落葉清掃成堆,不知疲倦。
環衛工人肖良玉:“每天都要這樣打掃,這樣打掃肯定是比較吃力的,外面的道路都是鋪瀝青的,這些路是石頭路,又容易長草,打掃到哪里草就要拔到哪里,做起來時間就長了。”
掃帚夠不著、或者掃不起來的地方,肖良玉就用手去撿。常年下來,她的腰椎勞損了,而這,換來的是古民居的干凈整潔和她心里的安心舒坦。
環衛工人 肖良玉:“有時候累的時候也很疲倦,休息一會兒又繼續工作了,我那天工作到人很不舒服,去看醫生了,但衛生也得給人家做好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做好來。”
肖良玉負責打掃的區域從百萬大厝一直到來布口街,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大大小小十幾條街巷,每條街巷都留下了她橙紅色的身影。只要是她走過、經過的地方,都會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后龍鎮土坑村黨支部書記 陳振珠:“所以我感覺她對保潔這工作還是挺敬業的。她早上七點半都準時做到十一點半,做完了她才回家,我們感覺她做得很好。”
疫情防控期間,任務更重了。不僅要延長保潔時間、增加保潔次數,還要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肖良玉任勞任怨,在拿起掃帚清潔環境的同時,又主動承擔起消殺工作,背起了消殺設備。對她來說,對“家”最好的保護,就是用環境的整潔守護大家的平安。
環衛工人 肖良玉:“雖然是生長在農村,農村人就要保護農村人的地方,衛生要做好,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現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期間,我們村里的工作人員為了保護百姓安全,沒日沒夜地堅守在卡口,我們做衛生的肯定要幫忙,消毒工作做好了,大家都會平安的。”
后龍鎮創衛辦負責人 陳曉東:“她在平時工作中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她用她自己的行為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得到大家的認可和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