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晴。連日的陰雨天氣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太陽,起床,將掛了好幾天的衣服從村里會議室臨時搭建的衣架移到天臺上,簡單用過早餐后,出發,前往設于村口的檢查點。
剛到檢查站,負責登記的老許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舉著登記本向我炫耀,“小洪,昨天討論完后,我回去想了一晚上,還應該在這“返工復工人員登記表”上再加上出行情況,這樣能為村里在工廠上班的人員再加上一份安全保障。”老許的手上,是近期我和他們討論后形成的“返工復工人員登記表”,上面已經連續記錄了近期村里人進出工廠上班的情況,很快就可以形成本村務工人員健康臺賬,為轄區內17家企業,特別是以制鞋、箱包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提供健康依據的同時,可以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再上一道防線。
中午,在檢查點吃過午飯后,我前往設在大學城路口的另一個檢查點。檢查點的負責人告訴我,這幾天,他已經成為檢查點里最沒有存在感的的人了,越來越多的返鄉在校大學生響應號召,主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已經“接管”了小區出入人員登記,流動人口排查、體溫測量等工作……看著他戴著口罩都藏不住的笑意,我指著檢查點上方迎風飄揚的“志愿者服務隊”旗幟笑著告訴他,是你這旗幟豎的好!
晚上8:30,妻子帶著3個月的兒子準時視頻上線,“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啊”妻子逗著認真玩耍的兒子,假裝不經意的問,雖然每天都要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的信心越來越足,“在上級的領導下,泉港區已經被列為無疫情區,我們離勝利的目標越來越近了!很快就可以凱旋而歸了!”
目前,前燒村在前黃鎮黨委、政府的正確指導下,以原有綜合檢查點和黨員突擊隊為基礎,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先后建立起了退伍軍人志愿服務隊、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企業服務隊、社區服務隊等4支隊伍,筑起了“人員、群眾、健康防線和廉政防線”等4道防線。同時,前燒村還積極探索疫情防控新思路,針對轄區內企業較多、高校即將開學以及小區外來人口較多等實際問題,將“管理”變為“服務”,組織開展了“黨員初心、群眾熱心、大學生愛心、困難群眾暖心、企業貼心”的“5心行動”,將健康意識宣導、企業復工人員服務、大學生社會實踐、社區信息化服務等工作繼續細化落實,為全面恢復經濟社會民生發展提前“熱身”。(洪若凡)
洪若凡,泉州市發改委行政審核審批科 四級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