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身體恢復得怎么樣啦。”元宵過后,空氣中仿佛還彌漫著節慶的喜悅,泉州市泉港區政協“愛心鏈接”公益平臺工作人員來到山腰街道菜堂村小雪(化名)家中。她剛幫奶奶擦完桌子,正安靜地讀書。奶奶莊愛珠對大家介紹道:“去年11月在福州協和醫院做完腹部燒傷與創面修復手術,現在恢復得很好。”
小雪父母離異,祖父過世,與祖母相依為命。2014年,年僅6歲的她不慎跌入滾燙的湯鍋中,全身燙傷面積達82%,被緊急送往醫院,在ICU中救治20多天才脫離生命危險。
小雪出院回到家中休養后,山腰街道政協委員莊秀吉得知了這一情況,并匯報給泉港區政協。“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立即啟動對接,制定了第一份針對性的幫助計劃,帶來了第一筆2萬元幫扶資金。
十年來,小雪的就醫足跡遍布省內的泉州、廈門、福州,以及省外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十余個城市,經歷大大小小手術20余次。十年里,一屆又一屆的泉港區政協委員“愛心陪跑”,聯絡醫生、溝通學校、發起愛心捐贈……截至目前,“愛心鏈接”公益平臺已為小雪籌到了超過125萬元救助金。
涂嶺鎮小壩村的出淑娥也曾是“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的幫扶對象。父母早逝的她與年邁的外婆相依為命,更為不幸的是,2014年,她在高考前夕被診斷患有嚴重肝炎和疑似強直性脊柱炎。診斷結果對出淑娥來說宛如晴天霹靂,好在有人把她的困難告訴了泉港區政協。
泉港區政協了解情況后,一邊聯絡在北京的鄉賢協助尋找專家會診,提出治療方案;一邊由在本地開辦醫院的政協委員免費為出淑娥堅持做康復理療。在大家的幫助下,出淑娥的癥狀有所緩解,順利參加了高考。“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的幫扶則一直持續到出淑娥畢業參加工作為止。
“我特別感謝‘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給予的幫助,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今后我也會將這種愛播撒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現在,出淑娥成為一位幼兒園教師,開啟了自己新的人生,并將愛的鏈接延伸開去。
“愛心鏈接”公益平臺幫扶病困兒童,起源于2007年5月10日。當時,泉港區政協發出《開展政協委員“愛心鏈接”孤殘兒童活動倡議書》,不僅得到了委員們的積極響應,委員們聯系的界別群眾也踴躍參與。首屆捐贈活動,參與人數352人,收到款物計20.75萬元。
點滴之愛,匯成江河。此后的17年間,“愛心鏈接”從未中斷,平臺的幫扶對象擴展至因病致困兒童。每年6月和12月,政協委員都會走進困難家庭開展慰問活動,了解需求,擬定幫扶計劃,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據統計,17年來,“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累計募集資金563萬元,先后有500多位政協委員參與,累計資助兒童600余人次。
“人民政協為人民,我們打造并傳承‘愛心鏈接’公益平臺的目的在于聚焦病困兒童這一社會關注的切入口,發揮政協委員能夠鏈接各領域資源的優勢,協助黨委政府增進民生福祉。”泉港區政協主席彭垂鼎介紹,將進一步豐富“愛心鏈接”公益平臺內容,更深入地挖掘政協委員的力量,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公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