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茄子成熟上市的季節,涂嶺鎮溪西村種植的70多畝茄子迎來采收季,一個個紫紅飽滿的長茄掛滿枝頭,長勢喜人。
在涂嶺鎮溪西村茄子種植基地,紫油油的茄子細長飽滿,工人正穿梭其中,熟練地采摘茄子。據種植戶項達介紹,現在茄子已經成熟了,4天就可以采摘一批茄子,每批茄子大約有5000斤。
種植戶項達:“我來自浙江臺州,這邊的天氣總體來說比我們那邊要更適合種植茄子,我在這邊承包70多畝。今年產量普遍偏低,一畝3000多斤,比往常降產40%左右,陰雨天氣比較多,農作物沒有陽光,產量就不會高。我們產品基本是銷往浙江、上海那邊。我們茄子的品種是豐田五號,這個茄子炒起來清爽可口。”
茄子是夏季蔬菜,喜高溫,在日照長、強度高的條件下,茄子生長旺盛,花芽質量好,果實產量高,適于在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中栽培。
種植戶項達:“我們大概從下半年的七月份開始,就要給土地消毒殺菌,八月份再開始種植,從十二月份開始收成,十二月份到來年五月份收成。我們現在都是用有機肥料,像現在種植一畝地,大概要一噸多一點。”
溪西村土地流轉以后,不僅讓村民增加了租金收入,茄子種植基地還吸納附近剩余勞動力就業,部分村民實現了土地流轉和基地務工“雙收入”。
村民汪玉琴:“一個月在這里采摘幾天,一天一百多元,一個月能有1000多的收入,個人生活開支剛剛好,家離這邊一小段路,走十幾分鐘就到了。”
種植戶項達:“工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民。我這邊現在每天有二十幾個工人在做,高峰期的時候會更多,大概有三四十人。早上的時候采茄子,下午有的時候打花,這個茄子都要打花的,不打花它不會結果。”
為發展村集體經濟,2018年起,涂嶺鎮溪西村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大力引進有經驗的種植大戶到村里發展,通過示范帶動助推該村產業發展。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下一步溪西村將加大力度盤活村里閑置土地及勞動力資源,努力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綠色發展”示范村。
涂嶺鎮溪西村村委陳雪紅:“我們村土地流轉出去的有1100畝,主要用于大棚蔬菜種植,品種多樣化。我們村通過土地流轉方式租給種植戶,讓村民們有租金可收,也為我村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在種植基地的就業崗位,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增加村財收入。”[柯銘鼎 李昱源 劉晶玉(實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