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泉港區南埔鎮天湖村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村里發展根基,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南埔鎮天湖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搶抓晴好天氣,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溝渠施工,挖掘機等施工機械在打厝溪溝渠現場忙碌作業,確保項目在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南埔鎮天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招清說道,“打厝溪貫穿我村后張尾、埔尾和打厝三個自然村。但由于時間比較久遠,河道兩邊沒有加固,洪水沖擊后,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打厝溪也是周邊200多畝農田的灌溉渠,所以修繕該條溝渠已迫在眉睫。”
該溝渠兩岸建設集防洪、排澇、灌溉功能為一體,長度100多米。項目的建設有效提高了周邊地區抗災減災、農田灌溉能力,不斷改善耕作條件,為周邊農田豐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南埔鎮天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招清說道,“該項目總投資80多萬元,主要是對溪流兩岸進行加固,溪底清淤。項目建設后,首先改善的是百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也解決了洪澇災害時的排洪問題,同時也大大改善了周邊環境,提升村容村貌。”
近年來,天湖村聚焦村民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投入100多萬元將舊村部改造成天湖村老年人活動中心,該項目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配有圖書閱覽室、老年人活動室等場所,為村里老人提供了一個文娛休閑好去處。
村民陳南清說道,“本來只有一層,面積很小又破舊,老年人沒有活動的地方。現在我們建了老年人活動中心,在這邊可以打打球還有看書、談談心,心情也舒暢,也會更健康長壽。”
鄉村振興,基礎先行。接下來,天湖村還將針對現仍存在較為薄弱的短板進行補充、夯實。
南埔鎮天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招清說道,“雖然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村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改善,但是一些基礎設施還是比較落后的,比如說公廁沒有全覆蓋,微景觀建設較少等,所以接下來著重進一步完善這些基礎設施,把天湖村建設成為環境更整潔、生態更優良、鄉風更文明、生活更美好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柯銘鼎 肖宇豪(實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