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泉州市總工會、市關工委、東南早報等單位聯合舉行泉州市2015年“金秋助學”活動啟動儀式。社會各界踴躍捐資助學,當場籌得愛心款158萬元。目前活動已全面展開,符合資助條件的貧困生,可向當地工會等部門提出申請,主辦方將助你圓讀書夢。
社會各界踴躍捐資助學獻愛心
早報創刊15年 積極助學送溫暖
今年是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的第16個年頭。2000年,為了幫助貧困學生圓讀書夢,泉州市總工會發起“金秋助學”活動。當年剛創刊的東南早報參與主辦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活動。15年來,主辦單位共籌集助學金3722萬元,全市超過1.57萬名貧困生和數十所外來工子弟學校在“金秋助學”活動中得到資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672名受助貧困生完成大學學業走上工作崗位。“金秋助學”活動成為泉州市實施送溫暖工程的重要品牌。
今年啟動儀式現場籌得230萬元善款
在今年的啟動儀式上,現場人員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代表踴躍捐資獻愛心,短短的半個小時共籌得愛心款158萬元。
主辦單位現場向2014年愛心捐資單位(個人)授牌,表示感謝。
泉州市總工會、市關工委、市工商聯、泉州廣播電視臺、東南早報、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市勞模協會、市私營企業協會等主辦單位決定,今年將推動“金秋助學”活動社會化,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樹品牌獻愛心”活動,有意參加助學活動的單位(企業)和個人可與助學活動辦公室或東南早報取得聯系,采取“義捐”、“義演”、“義賣”或“捐一日營業額”、“捐一日利潤”、“拍賣一批商品”等形式,參與助學活動。鼓勵已走上工作崗位的受助困難職工子女積極參與助學活動,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號召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工會會員為“獻出一片愛心、成就一名學子、救助一個家庭”而捐獻一日工資;倡導民營企業家、勞動模范、其他先進人物、愛國華僑、慈善家及熱心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慷慨解囊,積極捐款,努力把“金秋助學”活動辦成全社會參與的助學事業。
申請程序
主要采取屬地助學的方式,原則上由學生所在縣(市、區)總工會牽頭負責,不再報送市總工會。往屆學生由市總工會推薦結對的,若要求繼續助學的需重新申請。符合條件的對象須填寫《困難職工家庭申請表》,附相關證明材料(困難證明、大學錄取通知和身份證等),經父母一方單位或戶口所在地社區(村)工會審核蓋章,公示后報上一級工會。已改制的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還要附上有關身份證明(如下崗證、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非公企業的職工還要附上工會會員證和勞動合同復印件,到所在地縣(市、區)“金秋助學”辦公室(設在縣級總工會)申請。往屆已受助學生申請獎學金的需附上榮譽證書復印件。
愛心款專款專用
今年,泉州市金秋助學活動領導小組將繼續為設立助學基金的單位和個人舉行授牌儀式,對當年捐款5000元以上的單位和個人發給熱心助學紀念牌并登報鳴謝。
各聯辦單位在活動中所籌集的資金集中由市金秋助學活動辦公室統一安排,在市總工會“送溫暖工程”基金中設立專戶,專款專用。市金秋助學活動辦公室將及時把捐資助學情況通過市總工會網站向社會公開,并在活動結束后向社會公布資金籌集和支出情況,公示資助對象,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泉州市金秋助學活動辦公室熱線電話:22170110,22160099(傳真);東南早報熱線:96339;泉州市金秋助學捐資戶名:泉州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開戶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賬號:601416012。捐款單位和個人在捐款(匯款)時,請填寫單位名稱、姓名和聯系電話。各縣(市、區)應根據實際設立熱線電話和公布基金賬號,以便開展工作和聯系。(記者 陳祥木 通訊員 李永江 李祖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