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速超25m/s將封橋 留駐觀光將被扣罰
歷時三年多的建設,泉州灣大橋通車時間,5月12日12時,目前長度全國第六、福建第一的跨海大橋——泉州灣大橋將正式通車。作為福建省最大規模的跨海灣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市民驅車跨越泉州灣最快僅需8分鐘,極大地拉近了泉州灣兩岸的距離,“飛越泉州灣”不再是夢。
那么,驅車行駛在這座全長26.7公里的跨海大橋上,需要注意些什么?昨日,早報記者跟隨市交通委、市高速交警支隊、泉州灣大橋項目部工作人員再次上橋體驗。讓我們來看看詳細的行車指南。
天氣惡劣將降速 能見度低將封橋
泉州灣大橋起于晉江新塘街道南塘村,接環城二期晉石高速公路,于石獅蚶江跨越泉州灣,經臺商投資區秀涂村,止于惠安錦水,接環城一期南惠高速公路。路線全長26.7公里,其中,跨海大橋長12.45公里,北岸接線長14.25公里,主橋為長800米、主跨400米的雙塔斜拉橋,主塔高157.1米,通航凈高44.6米;共設置蚶江、秀涂、張坂3處落地互通,錦水1處樞紐互通,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為了使出行更加便捷順暢,在出發行駛前,留意路況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在橋上行車面的情報提示板可以清楚了解實時路況和建議行駛車速,市民也可在上橋前撥打高速公路服務電話12122或指揮中心電話22638122了解。
因為大橋建造在海上,風、雨、霧隨時會影響行車安全。在早報記者此前的驅車上橋體驗活動中,均能感受到泉州灣大橋橋面的橫風不小。“泉州灣大橋設立了4.2米的擋風障,可以抵擋橫風。當風速超過25m/s的時候,大橋會封閉。”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安全,在雨霧等惡劣天氣,交警部門會將大橋上的行車限速降到60公里/小時。在起霧天氣,能見度為50米以下時,大橋將會封閉;能見度在50~200米之間,交警部門將利用橋上的可變信息牌傳送信息給各位駕駛員。
新路線PK舊走法 省路省時又省油
在之前,市民從晉江、石獅往來臺商區、惠安等地,最常見的方案不外乎是走沈海泉州段、晉石等高速公路或沿海大通道。此前,早報記者驅車體驗,由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秀涂村出發,沿沿海大通道(省道201線)前行,過后渚大橋后進入通港東街,再經晉江大橋進入水頭外線,然后進入石獅大道,再轉入石獅蚶江鎮水頭村。全程一共約26公里。
然而,從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秀涂村的泉州東(秀涂港)收費站出發,直接穿過泉州灣大橋,從位于石獅蚶江鎮水頭村的石獅北(石湖港)收費站下。全程一共約6.9公里。距離上,大大縮短了約19公里,時間上則快了近30分鐘。
同時,受益于環路“最小費額”的計費規則,泉州灣大橋通車后,來往石獅與惠安的車輛、石獅前往福州方向的車輛、泉州臺商投資區前往廈門方向的車輛,都能在收費不變的前提下,享受到方便快捷實惠的行車體驗,省路省時又省油。
三路口可上橋 留駐觀光要扣罰
泉州灣大橋新設有3個收費站,即石獅北(石湖港)、泉州東(秀涂港)、臺商區(張坂)。據相關人員介紹,蚶江互通至秀涂互通路段為雙向八車道,路基寬度41米;其余路段為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33.5米。
大橋在4個行車道的外圍均有設立應急車道,供醫療、消防、交警等車輛通行。
交警部門提醒,雖然有應急車道可以供遇到緊急情況的駕駛員停車,但并不意味著駕駛員或乘客就可以暫時將車停靠在搶險生命線等處,一旦因貪圖看海景風光而造成交通堵塞、延誤搶險處置等嚴重后果,甚至可能要負擔刑事責任。
除了事故或車輛故障不能移動外的非緊急情況下,在應急車道上停車的,駕駛營運客車以外的機動車將被處以罰款200元、扣6分,駕駛營運客車的將被處以罰200元、扣12分。
全方位攝像頭監控 測速點不日將公布
泉州灣大橋采用斜拉橋形式跨海,那么,橋面上是否有安裝測速點或視頻監控?
據相關部門人員介紹,大橋雙向均安裝有全程視頻監控系統,每隔一公里都會有一個監控攝像頭,專門監控橋面上的動態。
“到時候會有固定測速點和移動測速,全天候值勤。”該人員表示,目前測速點的設施還未全部到位,待正式通車時,也會第一時間面向社會公布。
根據大橋上的指示牌顯示,據指示牌顯示,小客車限速80~100公里/小時,大貨車限速60~80公里/小時。為了安全行駛,該人員提醒行車人員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此外,泉州灣大橋實行的是全路段的封閉式管理,并無設置騎行、觀光車道,鑒于海上風力大、風況復雜,車輛多且車速急,行人和非汽車等是禁止上橋的,騎行和跑步更是不被允許的。監控設備將嚴格捕捉違反交通規則行為的畫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