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公益晚會現場,市民自發捐款
閩南網4月4日訊 “看了你們的報道,我很感動,一直想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市民黃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名當志愿者,想去看看自閉癥孩子。
連日來,海都報推出“牽手星星的孩子”專題報道,讓更多人關注了解自閉癥群體。昨日起,海都報征集20名志愿者,下周一,一同前往洛江北斗星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看望自閉癥孩子們。截至昨晚,已有7名熱心市民報名該活動。
在自閉癥學校,孩子們的一天怎么過?守護孩子們十年的培訓學校,如何堅持辦學?看望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昨日,北斗星學校的倪老師,對此詳細介紹,讓大家提前有個準備。
自閉癥孩子的一天
倪老師在北斗星培訓中心工作,已有兩年了。“孩子們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每天生活比較固定”,她介紹,孩子們一天的生活,大概是這樣的:
7點半,起床。在保育員阿姨指導下,開始洗臉刷牙,吃早飯。
8點,“院子時間”,孩子們自由滑滑梯、蕩秋千、蹦床……院子里擺放著社會各界捐贈的娛樂設施,孩子們會選自己喜歡的玩。由于他們大多不喜歡與別人共處,因此,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8點半,上課時間,孩子們各自回到班級里。早上的課程是“社交互動游戲課”,孩子們可以隨意坐在一起。如果有孩子“搗蛋”,老師會耐心引導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
11點半,下課。進入午飯時間,飯后,可以看一會兒電視。由保育員引導,孩子回床上午睡。
下午2點,上課時間。老師教授“認知課”,因為孩子們學得比較慢,老師教得很慢。
下午5點,放學。進入晚飯時間,飯后,孩子們可以再看一會兒電視,有保育員引導,緩緩入睡。
由于孩子們一開始不一定能適應這樣的作息,需要老師們慢慢引導,讓孩子們慢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