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9月25日訊(閩南網(wǎng)記者 尤燕姿 通訊員 傅華鑫 尤慷臨)幫忙取個“黃金快遞”能賺200-500元不等的傭金,近期,這種新型詐騙,大家可要注意了。
近日,泉州南安市的劉先生,通過陌生人提供的信息,下載了一個APP并在平臺上注資,幾次注資后賬號被凍結(jié)。為“解凍賬號”,劉先生根據(jù)對方的提示,到線下實體店購買黃金,快遞至相應(yīng)地址,并將購買黃金的票據(jù)和快遞編號報給對方,直至被騙了數(shù)萬元后,劉先生才報了警。
接到報警后,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霞美中隊民警很快查到,取件的兩名“跑腿小哥”的身份為黎某、黃某。經(jīng)詢問,兩人聲稱自己是“跑腿小哥”,正常接單后,雇主叫其幫忙拿快遞到指定地點,就可以獲得幾百元不等的傭金。他們向民警提供了“接單”記錄。
隨著案件的深入偵查,民警發(fā)現(xiàn)所謂的“接單”記錄是偽造的,跑腿用的行頭也是兩人自己所購買的,每次取件的時候才“裝扮”上。
在大量的證據(jù)面前,黎某、黃某如實供述作案經(jīng)過:兩人通過線下認(rèn)識的一陌生男子,該男子發(fā)布取快遞并將快遞放置指定地點的信息,跑腿一次可得到200-500元不等的傭金,兩人推測出該批“黃金快遞”可能來路不正,但在高額報酬的誘惑下,還是抱著僥幸心理接下了這份“工作”。為了防止被警方查到,還自行購買裝備,偽造“接單”記錄。警方根據(jù)兩人的供述,追回部分被騙黃金,重80余克,價值近5萬元人民幣。
目前,犯罪嫌疑人黎某、黃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