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李亮 陳雪查)中高考結束后,廣大學子們即將踏上求學新階段,為了讓每一名困難職工子女不為學費而犯愁,泉州市總工會在充分走訪調研摸底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擴大“金秋助學”活動的助學范疇,創新助學形式,切實為職工解難題、辦實事。2024年“金秋助學”活動時間截至9月上旬。
助學對象為子女在校就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本科、專科)或高中(含中專、技校、職高)的泉州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在職職工,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均可申請:常態化送溫暖工作規范中“一般性慰問對象”的一至三類;常態化送溫暖工作規范中的紓困幫扶對象;已納入全國總工會幫扶系統的在檔困難職工家庭;愛心單位(人士)指定的認助對象。其中,全市工會尤其關注關愛苦臟累險崗位一線職工、因公犧牲民警、困難民警等群體的子女就學情況。此外,各縣級總工會根據相關規定,可適當擴大助學范圍,將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就學的以及存在勞動關系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納入助學對象。
職工申請助學辦法,原則上實行屬地管理、分類申請。職工向所在單位工會提出申請后,所在單位工會隸屬于縣級總工會的,由單位工會向上逐級審核申報至縣級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辦理,市直單位工會申報到所屬市直產業(系統、直屬工委)工會匯總后報送至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辦理。
助學標準方面,實行分類補助辦法。其中,“一般性慰問對象”一至三類的子女,就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及中專的,一次性發放每生助學金6000元;就讀高中的,一次性發放每生助學金2000元。“紓困幫扶對象”及納入全國總工會幫扶系統的在檔困難職工,子女就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及中專的每生給予一次性助學金8000元,就讀高中的每生給予一次性助學金3000元。“結對助學對象”根據愛心單位(人士)意愿執行助學金額,原則上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愛心單位(人士)結對資助金額低于助學標準的,可由推薦的縣級總工會按標準補足發放。
豐富助學形式方面,全市工會依托國有企事業單位、勞模企業、愛心企業、職工療休養基地、工會驛站等,設立勤工助學實踐基地,為困難職工子女提供暑期勤工助學崗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未就業的,可納入勤工助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