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馬上來了,大家盡量不要出門,檢查好家里的門窗......”連日來,惠安縣各鎮、村黨員干部、專職網格員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漁港岸邊,提醒并幫助村民群眾做好防臺風措施。面對來勢洶洶的第5號臺風“杜蘇芮”,惠安縣黨員干部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堅守一線、奮勇爭先,用實際行動筑牢“紅色屏障”。
黨員志愿者挨家挨戶勸導宣傳
黨旗引領,建強“紅色堡壘”
“我們全縣218個村、社區,1473個網格迅速響應,把‘黨建+’鄰里中心用作‘應急指揮點’和‘臨時安置點’,引導‘雙報到’黨員下沉一線,與村社區干部共同排查安全隱患和各類風險,確保不出一絲紕漏。”惠安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自應急響應啟動以來,惠安縣各級黨組織嚴格貫徹落實省、市防臺風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啟動平急轉換機制,以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黨建+”鄰里中心為主陣地,全面激活網格管理和“三支隊伍”,迅速集結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和巾幗志愿服務隊等應急志愿服務隊伍1100余支,凝聚起抗擊臺風的“紅色力量”,建強守護群眾的“紅色堡壘”。
逆風而上,織密“防御網絡”
“地下車庫排水系統一定要全面清理到位,一個都不能堵。”在螺陽鎮東風村,禹州城市廣場聯合黨支部組織黨員志愿者對商圈的公共設施、排水系統、用電線路等開展全方位巡查,協助商戶落實防臺風措施。
“這幾處危險區域的人員再確認下,這條路上的樹木和廣告牌再過細一遍。”在黃塘鎮,黨員干部一刻不停地對轄區內的風險隱患進行排查檢查,與臺風賽跑,全力以赴做好隱患排查、宣傳發動、應急值守等工作。
“組織吹哨、黨員報到”。連日來,惠安縣鎮、村黨員干部、專職網格員、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雙報到”黨員以及新就業群體黨員迅速響應上級號召,下沉一線、入網入格,對轄區內所有的地災點、水塘水庫、危房裸房、樹木廣告、漁港漁船、項目設施等進行“拉網式”排查。全縣共下沉黨員干部1800余人,轉移安置孤寡老人、留守兒童438余人,搶收旱稻200多畝,整治水渠堵塞、道路積淤、高空廣告、老舊房屋、危險陡坡等風險點360余處,全力織密防御網絡。
防風至上,守護“民生安全”
“老伯,臺風要來了,您不要出門了,有需要什么東西打電話給我們,我們幫您送過去。”在螺城鎮西北社區,網格員小林及時勸返準備外出的老人家。
“我們在鄰里中心儲備了一批應急物資、生活物資以及食品,群眾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幫忙配送。”小岞鎮前峰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忠介紹道。
為應對接下來的臺風暴雨天氣,惠安縣各村(社區)充分發揮“黨建+”鄰里中心服務功能,提前儲備救生衣、雨鞋、手電、口哨、手搖警報器等搶險設備,以及大米、泡面、純凈水、面包等一批應急食品和應急藥品,隨時提供給有需要的鄰里鄉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