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奉獻 公益路上奔波30年
“媽媽告訴我能幫就幫人一下。”他記住了媽媽的教誨,從21歲開始走上公益路,如今已在這條路上奔波了30年。他就是洛江羅溪廣橋村人、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會長、泉城公益協會會長黃明水。日前,他入圍2020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候選對象。
黃明水帶領志愿者開展送溫暖活動
小善大愛 匯集成海
昨日上午,記者見到黃明水時,他正坐在電腦桌前忙碌著,因為5日要去豐澤城東幫助一些老人與孤兒,有許多前期的事要準備。而在3日下午,他剛組織志愿者前往洛江區羅溪鎮廣橋村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2018年10月,廣橋村村民彭阿婆吃完喜宴,從親戚家走出來時,一輛滿載瓷磚的貨車與一輛大卡車發生追尾,沖向民房,而倒塌下來的圍墻砸在了年過花甲的彭阿婆腿上,導致她雙腿多處粉碎性骨折,足足坐了兩年的輪椅,今年才能勉強拄拐行走。
黃明水一行人詳細詢問了老人的生活情況,拉著老人的手噓寒問暖,關心她的起居飲食,叮囑老人一定要特別注意傷腿的防寒保暖,同時送上食用油、米粉、面線等慰問物品及慰問金。
“能幫就幫一點,點點的愛心可以匯集成海。”黃明水說,3日他們共幫助了3個困難群眾。他們協會的志愿者都非常樂于公益事業,一有活動就主動參加。
3月5日是第58個“3·5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2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為了弘揚雷鋒精神,宣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黃明水組織志愿者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本周六還要去羅溪鎮鐘山村開展活動。
聽媽媽話 投身公益
媽媽告訴他要多行善舉,他牽記于心。上個世紀90年代,他在石獅做小生意,雖然經濟并不寬松,但他還是經常幫助人。
“幫助了他人,快樂了自己。”他回憶起從事公益的路,雖然有荊棘,但收獲的是快樂。
在公益的路上,黃明水不僅扶老助貧,而且還帶領志愿者奔赴多個受災地區搶險救災,奔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開展宣傳動員、走訪排查、代買代辦、測溫登記等志愿服務工作。此外,他帶領協會打造出“全是愛”公益超市、孝心村“孝心宴”暨金婚圓夢活動、洛陽橋志愿服務驛站365天“不打烊”等三大品牌項目。
在眾多的助老行動中,他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對黃伯的幫扶行動。那時76歲的黃伯,孤苦伶仃,獨自一人居住在破舊的房子里,依靠政府補助生活。老人的居住條件非常惡劣,一席被子平鋪在簡單搭建的床板上,一口大鍋上面布滿了塵土,撿來的瓶子隨意堆放,昏暗的房間里,僅有一絲陽光照入,空氣中散發著陣陣惡臭……黃明水組織泉城公益團隊為他打掃衛生、清理垃圾、修補灶臺、更換廚具。離開之時,那兒已儼然如一個“新家”,一個溫馨的小屋。黃老伯眼眶濕潤了,是因為感激,這一幕更堅定了黃明水要將助老進行到底,要為更多的孤寡病困老人帶去溫暖的決心。
隊伍壯大 愛心持續
“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到哪里去。”這是黃明水從事志愿服務最樸素的初心,在他的帶動與感召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不斷地加入到志愿隊伍中來。
2014年,黃明水召集17人發起成立泉城公益團隊。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為了更好地助力公益事業發展,把愛輻射到更多角落,團隊于2017年5月注冊成立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每周,黃明水和伙伴們都會組織開展敬老、扶幼、助殘、環保、助學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長期為社會各類弱勢群體提供愛心服務。據不完全統計,黃明水個人累計公益服務時間達5000多小時,管理的協會累計服務時間達1.5萬小時,開展各類公益慰問活動500多場,共發展志愿者3000多名。
在他的帶領下,泉城公益協會、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先后獲得2017年“全國四個一百優秀志愿服務組織”、2018年“福建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等20多項榮譽,他也獲評“福建省最美志愿者”“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泉州市道德模范”“泉州市十佳先進助老志愿者”等20多項榮譽。(記者 王金植/文 受訪者/供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