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未成年人,會致被害人生理、心理上飽受摧殘,也嚴重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今年省兩會期間,針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趨勢,來自泉州的省政協委員莊燦霞建議,織密保護網,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在《關于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議》中,莊燦霞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立法部門要進一步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專門設立獨立的性侵兒童罪,而不是把兒童和成人放在一起考量。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目前在我國,性侵未成年人的罪名分為猥褻兒童罪與強奸罪,但這種劃分并不能全面覆蓋兒童可能遭受到的性侵害。二是將“女童保護”、兒童性教育納入常態化教學,注重性教育的連續性,針對不同年齡開展不同內容的性教育,并引導家長轉變“談性色變”的觀念,關注孩子情緒狀態,關心孩童身心健康,遇到疑似侵害行為第一時間報警。三是加強源頭治理,構建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即進一步落實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制度,探索建立“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收錄并及時更新性侵類犯罪案件信息,幫助教育部門、學校提高教職工入職審查、品行評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推廣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可通過績效考核、平安綜治考評等方式,督促相關單位切實履行該項職責,比如,醫療機構若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強奸、猥褻、暴力等非正常傷害、死亡情況時,應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報告至所在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進一步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加強對社會閑散人員的排查工作,做好其安置、幫扶工作,從源頭上預防社會閑散人員犯罪。(記者吳麗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