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擴大按病種收付費改革覆蓋范圍,今年9月,我市在原有333個病種的基礎上,出臺實施了《關于泉州市公立醫院第四批按病種收費和支付有關問題的通知》,新增包括腰痛病等7種中醫病種在內的30個基層常見病種,病種數已達363個。
政策執行2個多月以來,效果如何?昨日,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今年前10月,全市74家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開展病例數達13.8萬例,控費1.28億元,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提升了約11個百分點。
在安溪縣中醫院康復科康復大廳,患者廖先生正在接受治療。今年9月,廖先生因中風突發左側肢體活動不利入院,并于10月轉到安溪縣中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患者家屬告訴記者,以前這個病除去醫保報銷部分外,自己還要掏3000多元,但自從實施了按病種收費后,自己只要掏1100元就可以了,比以前省了不少。
“從今年9月起,中風病(腦梗死恢復期、腦梗死后遺癥期、腦出血恢復期)、項痹病(頸椎關節強硬、頸椎病)、腰痛病、面癱納入按病種收付費范圍后,僅9月、10月,我院這7個病種就結算出院了495人。”安溪縣中醫院副院長陳炳煌說。
“實施按病種收付費改革是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也是改革醫院收費模式和醫保支付方式、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的重要舉措。”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按病種收付費改革采取按病種包干收費,費用包括患者住院期間所發生的診斷、治療、藥品、醫用耗材等所有費用。
“醫院按此標準收費,醫保報銷不設起付線,醫保基金按醫院等級規定比例支付,收費標準明晰,群眾就醫前就能知曉大概所需費用和個人負擔情況,真正實現明明白白看病就醫。且開展按病種收付費方式改革,對實際費用超出病種收費標準部分,由醫院自行承擔;對實際費用低于病種收費標準的剩余部分,作為醫院的醫務性收入,有效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主動控費的積極性,進一步規范醫院診療服務。”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郭雅瑩 通訊員王月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