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批示。為貫徹落實批示精神,昨日我市多部門在前期行動基礎上,聯合多個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向全市發出“厲行勤儉節約 制止鋪張浪費”的倡議。
泉州市推廣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光盤、杜絕浪費的行動,正全面鋪開。
酒店的餐桌上擺放有光盤行動、使用公筷公匙的宣傳語
倡議 引導顧客合理消費
昨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等部門,舉行“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公益宣傳暨餐飲行業發展研討會。其間,餐飲烹飪協會代表宣讀“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倡議書,餐飲企業代表宣讀行業自律承諾書,名廚協會代表宣讀食品安全從業公約。
昨日的研討會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由市委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泉州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泉州名廚協會、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泉州外燴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出《關于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 制止鋪張浪費的七條倡議》。
《倡議書》表示,要營造良好氛圍。鼓勵餐飲企業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反對鋪張浪費、倡導節儉用餐、踐行光盤行動的相關宣傳海報和桌牌,傳播“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鋪張浪費”的社會正能量,引導消費者樹立“文明用餐、理性消費”良好習慣。
引導合理消費。加強對服務員的教育培訓,服務員點餐過程中做到逢客必提、逢餐必提,主動給予消費者合理建議,引導消費者理性點餐;提供個性服務。在菜單上主動標示菜肴分量,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半份菜、小份菜。鼓勵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先點9位份量的菜,引導顧客吃多少、點多少。
鼓勵光盤行動。建議餐飲商家對踐行光盤行動的顧客給予折扣獎勵或附贈禮品,鼓勵消費者按需按量點餐、爭做“光盤一族”;倡導剩菜打包。為自愿打包的顧客提供免費、環保的打包盒,不額外收費。
同時,要繼續大力推行公筷公勺。將“公筷公勺”全面納入服務標準,根據供餐方式、用餐人次、菜品數量等情況,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適當增加采取分餐制、位上制的菜品,在防止交叉污染的同時減少食物浪費。
餐飲店在顯眼位置宣傳光盤行動
現象 “文明餐桌”氛圍漸濃
今年以來,我市全面推廣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光盤行動。許多市民在就餐時,都感受到變化。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光盤行動 杜絕浪費”……位于中心市區的大華酒店,大堂LED屏長時間刊播光盤行動、文明餐桌的宣傳標語。過道、電梯周邊等處,也張貼有宣傳標語。在華僑大廈,宴會大廳和包廂桌上,放置有“為了大家的健康,請使用公筷公匙”“光盤行動”“儉”桌牌。在湖美大酒店,“文明禮儀進餐桌 社會風氣進人心”“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等宣傳海報標語隨處可見。
此外,一些大型餐飲場所,也設置了由各地文明辦、市場監督部門提供的“光盤行動”“文明用餐 節儉養德 使用公筷 拒食野味”宣傳標語。
創新 精美禮品送給光盤顧客
連日來的走訪中,記者發現,有的餐飲場所花心思,制作了精美的宣傳物品。中駿世界城“經典世家”牛排店,門口墻上、食品擺放臺、桌子等處,放置精美宣傳畫和桌牌。“珍惜糧食 光盤行動 ”“杜絕浪費”等桌牌,環繞在用餐顧客四周。據了解,該店對于用完餐后桌面沒有剩余食品的顧客,獎勵一份小精美禮品。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響應政府部門號召,實行“光盤行動”“文明餐桌”以來,取得不錯反響,一兩個月送出上千份小禮品。
在鯉城一場村莊宴請中,提供外燴的廚師,帶來了幾十個“文明餐桌”“杜絕浪費”桌牌。“蠻新鮮的,以前沒有看過。”居民吳先生說,農村喜宴浪費不小,現代人應該追求更健康文明的飲食方式。
泉州外燴餐飲行業協會、泉州市餐飲用具消毒行業協會中不少企業和外燴企業、廚師,也在響應倡議。餐飲用具消毒行業協會,有領軍企業帶頭生產公筷公勺。這些企業針對餐飲外燴的聚餐特點,在一人一副餐具基礎上,產品包裝膜上宣傳使用公筷公勺,增加提供獨立包裝的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外燴餐飲行業協會也在提供外燴服務時,擺放“文明用餐 公筷公勺”桌牌。
行動 推廣文明餐桌杜絕浪費
據介紹,為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助推文明城市建設和愛國衛生運動,前期,我市發布《“文明用餐 公筷公勺”倡議書》和《泉州市“文明用餐 使用公筷公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6月28日,市委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開展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內涵豐富,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動物、堅持“光盤行動”等等。全市各地及志愿服務團隊,開展進市場進社區進餐飲場所廣泛宣傳,有縣市文明辦、志愿服務團隊出資制作公筷公勺,免費贈送市民。
7月26日,市委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泉州外燴餐飲行業協會、泉州市餐飲用具消毒行業協會聯合舉辦“文明用餐 公筷公勺”公益活動,取得一定的社會效果。
泉州市委文明辦相關人士介紹,一段時間以來,我市舉辦了“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公筷公勺”等一系列志愿服務和公益宣傳推廣活動。這些行動獲得各行業積極響應,各界積極參與,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推動文明用餐新風尚。同時,也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建設和愛國衛生運動的深入開展。(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黃麗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