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撐起泉州市經濟半壁江山的制造業發展至關重要。泉州市要搶抓全球重大調整戰略機遇,統籌傳統、高新、重化三大產業,做好新基建新經濟、新材料、新片區、新交通,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6月30日,在十二屆市政協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市委與市政協開展“加快推進泉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副主席林志建代表課題組作了主題發言,聚焦短板弱項,提出一條條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建議;隨后,10名市、縣政協委員作了建言。
主題發言
制造業是泉州市經濟的“蓄水池”“壓艙石”。為全面了解泉州市制造業發展情況,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協課題組先后深入晉江、南安和石獅等地走訪調研,傾聽一線企業家心聲,召開市直有關部門座談會,匯集各方智慧,最終形成有著25條“金點子”的調研報告。
一、精編制造業“十四五”規劃
1.產業定位 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高新技術產業聯動核心區、產業開放協同創新先導區、區域創新創業服務建設樣板區、特色現代服務產業集群區。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期,立足制造業高科技,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高端、分工合作的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和典范,建設成為輻射帶動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中國東南制造業樞紐城市。
2.主攻方向 著力做大做強紡織鞋服、石油化工和建材家居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突出抓好機械裝備、食品飲料、紙業包裝三大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賦能。推動新基建新經濟、新材料、新片區、新交通有大突破。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補齊制造服務短板,做精做優現代服務產業。
二、幫扶制造業困難企業度過寒冬
3.切實兌現扶持政策。
4.開展“一企一策”網格化幫扶。
5.引導各類資本投資發展先進制造業。
三、持續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6.提升紡織服裝產業核心競爭力。
7.推動鞋業品牌化和專業化發展。
8.推進建材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
9.創新驅動培育食品產業新動能。
10.持續推進機械裝備智能化水平。
11.新基建發展賦能制造業轉型。
12.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
13.著力打造制造業直播電商之都。
四、著力推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14.著力推進國家石化園區創建。
15.著力推進石化重大項目落地。
16.著力延伸五大石化產業鏈條。
五、著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跨越發展
17.加快推進高新區產業園區轉型提升。
18.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19.重點推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20.鼓勵創建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
六、優化制造業發展要素與環境保障
21.加強工業項目用地保障。
22.著力推進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
23.構建產教融合人才長效機制。
24.構建環保服務制造業發展的保障體系。
25.持續推進制造業降本減負。
許金升
市政協委員許金升 提升機械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建議快速對接國際機械制造業,搶占全球高端產品制高點。一是通過政企合作、企企互聯,并購國際上低估值高潛力掌握核心技術的機械企業,實現先進技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一步到位。二是把企業研究設計中心設在國外。以南方路機為例,該企業在西歐開設了“南方路機瀝青研發中心”,依托歐洲技術設計公司,吸納當地瀝青行業的頂尖人才,將瀝青研發、制造技術快速地“拉高”到接近世界頂級水平,并成功地將中國首臺瀝青攪拌設備出口意大利。
姚道錫
市政協委員姚道錫 調整策略 破解紡織服裝產業痛點
當前,紡織服裝產業正面臨市場沖擊大、用工成本上升、商業模式變化等痛點與壓力,怎樣破解?建議從近期(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和中期(后疫情時代)兩個階段對企業進行扶持。近期,求生問題仍是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的首要目標,建議在惠企政策兌現、幫助企業穩份額、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中期,紡織服裝產業必須圍繞行業發展新定位,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在鞏固提升產業鏈條基礎上,做大做強企業,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競爭力,打造極具區域特色的品牌產業集群,升級適應新消費趨勢的商業模式等。
林韶陽
市政協委員林韶陽 加快推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
共享制造是共享經濟在生產制造領域的應用創新,泉州加快推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將更快更好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當前,應直面并解決好企業“共享意愿不足”“共享能力不足”“共享基礎不足”等問題,建議加強共享制造頂層設計、強化共享制造平臺服務、實施共享制造陣地建設、加快共享制造主體培育、構建共享制造網絡生態。
謝承華
市政協委員謝承華 探索走出石化新材料產業發展新路
石化新材料產業怎樣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建議充分利用泉港石化工業區和泉惠石化工業區的資源,規模化發展現有石化新材料產業,推進石化產業鏈填平補齊和關聯發展,探索走出新材料產業高端化、差異化、綠色化、一體化的發展新路。即提高站位爭取政策扶持,爭取打造國家級產業集群;統籌布局完善規劃,優化結構拓寬市場,緊盯世界500強招大商,深化烯烴、芳烴、碳五、碳九及橡膠等新材料產業鏈條;加大科技研發提升競爭力。
吳順情
南安市政協副主席吳順情 加快建設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
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力爭3至5年內打造省級高端裝備智造示范園區,使之成為帶動泉州乃至福建裝備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新引擎,已于5月中旬正式動工建設。為確保該園有序、有效、有力、有質、有智發展,建議做好園區產業和建設規劃,推動提級升格;招大引強,設立入園準入條件和退出機制,出臺扶持政策,扶持優質企業;引進外地人才,培優本土人才,培植高端人才;創新機制,完善基礎建設。
周瑩
市政協委員周瑩 技術創新引領 做大做強食品飲料業
食品飲料業是泉州的重要產業,結構日趨完善,多年來保持穩步增長,形成了10多個門類、數百個品種。但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建議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推進食品市場革新,推動現代先進加工技術裝備應用,籌建泉州食品行業科研機構,培育食品研發創新平臺;進一步完善全產業鏈營銷模式,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電商營銷平臺,摸索常設性市場展示與大型展會相配合模式,扶持設置泉州食品行業共性公共服務平臺;構筑食品安全和危機應對體系,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等。
林希璇
市政協委員林希璇 打好紙品印刷業轉型升級“組合拳”
根據調研,近年來紙品印刷業下游產業呈需求旺盛趨勢。當前泉州市擁有的各類紙品印刷企業有1500多家,正進入全行業戰略轉型階段。建議打好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加大對企業創新實驗室建設的扶持力度,可從投入、人才、運營方面入手;激發社會資本增資擴產積極性,包括形成環保紙品產業鏈、出臺專業技術人才引進政策、獎勵社會資本投資等;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出臺行業工業設計扶持政策,支持企業總部落地泉州,鼓勵企業采購本地行業設備等。
陳金龍
市政協委員陳金龍 精準施策 助力紡織鞋服業突圍
紡織鞋服業是泉州市超千億產值的產業之一,今后如何高質量發展?建議先明確方向,大企業:繼續利用資本市場力量,加快產業鏈國際化布局,提升產業鏈控制能力。中企業:從消費品牌向制造品牌轉型,通過智能化改造,規模化生產,降成本、提質量,創造OEM品牌。小型企業:往功能化、特色化、個性化發展,如具有消毒、抗靜電產品和個性化定制等。此外,還建議引進戰略性投資者入股紡織鞋服上市公司,推動產業并購重組;鼓勵紡織鞋服龍頭企業在本市構建產業鏈等。
余嘉容
市政協常委余嘉容 完善平臺建設 重構建材家居
“銷售模式亟待重構”“產業結構亟待轉型”“各類資源亟待賦能”……怎么解決泉州市建材家居面臨的這些問題?建議完善產業平臺建設,打造以設計和服務為核心的整體家居線上線下交易服務平臺,引進若干工業設計研究平臺,組建專家智庫平臺,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組建招商引資服務平臺;加快推進產業品牌提升建設能力,引進知名室內設計師或設計品牌來泉創業;借助環保、智能等高新技術,推動向智能制造轉型,抱團走向國際。
陳朝暉
市政協委員陳朝暉 “擁抱”新基建 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指出區塊鏈屬于新基建中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泉州市應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促進實體產業和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建議推動制造業區塊鏈基礎建設納入國家新基建,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推動物聯網特別是NFC和RFID的應用,為未來區塊鏈在產品端的落地應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引入區塊鏈征信系統,做好金融風險有效的事前預防和事后追責;打造泉州區塊鏈智能公共云服務,搭建基于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生產資源公眾共享平臺等。(記者 吳麗嬌陳曉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