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動車站社會車輛地下停車場那么大,標識指示牌、指示線有點亂,繞了好幾圈才找到出口。”近日,有市民向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此事。11月26日,記者來到該停車場體驗一番,發現確實個別指示牌指向與現場通行情況有出入。
因有隔離欄,跟著標識走的小車只好掉頭返回。
現場走訪
跟著標識指向卻無路可走
當天下午3:30左右,記者來到泉州動車站地下停車場,從墻上掛的平面圖可看出,停車場分為A、B、C、D四個區,出租車與社會車輛分開停放通行。在A區社會車輛接客通道,記者發現從B區駛過來的車走進該通道沿指示牌“A出口”出去,通行得很順利。不過記者從該通道往B區走,沿著指示牌“出口”過了一個卷閘門后,被幾個可移動鐵欄桿攔住過不去。
走訪時,記者見到幾輛小車從A區按指示牌“出口”方向走,結果走不出去只好掉頭回去。在D區往B區的通道地板指示線顯示可通行,但同樣也有隔離欄,想通過的小車也得掉頭回去。
來自德化的溫先生準備接客戶,他說他第一次到這個停車場,停車場很大,有些地方有隔離欄,確實容易迷路,這就需要司機慢速行駛、小心看標識標線。
公司回應
將撤掉隔離護欄完善標識
負責地下停車場項目的泉州路運交通樞紐投資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劉先生介紹,地下停車場設置為兩進兩出,其中出口位于A區、C區,入口在B區和D區,因D區外面有項目施工,所以入口僅開放B區。停車場內的標志標線、指示牌是經過規劃設計的,因停車場大,部分還未啟用,同時涉及交叉車道,為此現場擺放不少物理隔離設施。市民反映的B區指示牌上“出口”不能出的問題,設計是沒錯,只是目前B區入口車進來要右拐到A區接客通道的路口圍一段欄桿,路口車道窄,所以B區那兒設置隔離欄,這樣就不會有交叉車流產生安全隱患。
記者見到,該路口經過改造,已鋪好水泥,僅差路面漆。劉先生說,這幾天將催促施工單位加快路面漆鋪設,圍著該路口的欄桿也將改到靠停車位一側,這樣通道寬了,B區隔離欄可以撤掉,指示牌“出口”也能正常通行。
另外停車場的指示牌還未通電,光線較暗也會給司機帶來不便,根據工程進度安排,指示牌也將在春運前通上電。針對四個區交叉口車相逢的情況,將對標識標線或指示牌進行完善優化升級。(記者 陳小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