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央統戰部部務會會議研究決定,王秀勇同志任華僑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王麗霞同志任華僑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因年齡原因,吳季懷同志不再擔任華僑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職務。
22日上午,華僑大學在廈門校區召開全校干部大會,宣布了上述任免決定。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許又聲,中央統戰部干部局副局長張奇,福建省委組織部二級巡視員林茂瑤,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偉平,中央統戰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有關同志,華僑大學全體校領導、近期退出校領導崗位的老領導、校長助理及全校中層干部出席大會。
“我們一起為羽毛球奧運冠軍和CUBA九冠王而歡呼,一起為全國基本實現本一批招生而雀躍,一起為跨度達15年的兩次本科教學評估而拼搏,一起為一次性獲得五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而自豪,一起為三個學科位列ESI世界排名前1%而點贊……”回首擔任華僑大學副校長的15年歲月,吳季懷感慨道,“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沒有虛度光陰,踐行了當初的承諾:勤勤懇懇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在這里,我走過了人生最為珍貴、最為充實、最為豐碩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將永遠銘記這段歲月。”他感謝組織一直以來對他的信任、關懷、培養,并表示將以教授身份回歸鐘愛的教學科研崗位,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自己所熱愛的華僑大學作貢獻。
“我深感使命在肩,也深知責任重大。”新任副校長王秀勇表示,將盡職盡責,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和全校師生一道,精心擦亮僑校金字招牌,為建設僑校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學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任副校長王麗霞表示,今后工作中將倍加努力,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能力和水平,把立德樹人和服務師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履職盡責,勤奮工作,不辜負黨委和師生的信任、希望和重托。
“我和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堅決擁護中央統戰部的決定。”華僑大學黨委書記關一凡表示,調整充實后,新的領導班子一定不辜負中央統戰部的信任和全校師生員工的期望,在中央統戰部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誠于黨的高等教育事業,忠誠于黨的統戰僑務事業,干凈做事、清白做人,勇于開拓創新、敢于擔當作為,團結一心、努力工作,帶領全校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和中央統戰部黨建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專項行動計劃,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夯實內涵發展基礎,加快“雙一流”建設步伐,把學校各項工作繼續推向前進,以優異成績喜迎建校60周年。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許又聲在會上作重要講話。他肯定了吳季懷同志擔任學校領導15年來為華僑大學規范、有序、良性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并強調,此次干部調整是中央統戰部著眼于華僑大學事業發展需要和領導班子建設實際,經過反復醞釀、審慎研究作出的決定,是優化華僑大學領導班子結構、強化班子力量作出的重要舉措。
許又聲并對華僑大學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許又聲指出,華僑大學作為僑校,秉承著“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和“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是為統一戰線領域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面對當今全球化所引發的制度價值沖突,要始終緊繃政治這根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確保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辦學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的培養體系,努力提升影響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是要堅持“僑校+名校”的辦學方向。許又聲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時代的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對華僑大學來說,要扎實推進‘僑校+名校’建設,加強學科建設,加強一流師資隊伍特別是優秀學科帶頭人、學術領軍人物的引進和培育,推動‘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要更加堅定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發揮‘僑校’特色優勢,整合海內外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厚植文化根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三是要堅持精誠合作的優良作風。許又聲希望華僑大學全體師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統戰部決定精神上來,全力支持領導班子工作,齊心協力,以大局為重,克己奉公,把“僑校+名校”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為華僑大學事業的長遠發展,為黨和國家的統戰事業、教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華僑大學校長徐西鵬主持全校干部大會。他希望全校認真學習領會許又聲副部長的講話精神,將中央統戰部的殷切希望貫徹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扎實推進“僑校+名校”發展戰略,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