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備受關注的西華洋滯洪片區(豐澤段)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征遷簽約。由于前期入戶走訪深入,政策宣傳到位,群眾支持理解多,項目簽約首日便取得“開門紅”,簽約190宗,完成總任務數的14.87%。
首日簽約的190宗協議中,民房征遷四組“功勞”不小,簽約了61宗,完成任務數的28.85%。喜人成績背后,是整組征遷人員的默默付出。大家深知,征遷工作涉及每一位征遷戶的實際利益,只有耐心講解、精心服務,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認可,才是快速高效推進征遷工作的“利器”。
“你們辛苦了,對你們的工作表示感謝!”當日,豐澤區北峰街道招聯社區居民85歲的王老伯在征遷協議上簽下名字后如是說。原來,由于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壓和輕微中風,他行動不便。征遷人員知悉后,主動上門服務,詳細解釋征遷政策,幫老伯代辦代跑,完成簽約手續辦理。王老伯得知有征遷人員因多次入戶宣傳政策而嗓子啞了,特地送上清熱解毒的中草藥。“真心感動,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再苦再累都值得!”一名動遷人員說。
工作忙到深夜,也是民房征遷一組9名征遷人員的常態。征遷啟動一個多月來,大家經常忙得忘了吃飯,餓了就吃泡面。“我們小組的目標是走前列,大家的心更齊了,辦起事來更有干勁。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要有帶頭意識。”民宅征遷一組副組長、第4小組組長董永忠說,他所負責小組的簽約數在民房征遷一組中位居前列。
為讓政策更明了,豐澤區還特別制訂《西華洋滯洪片區(豐澤段)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實施方案宣傳問答》,把群眾關注的問題答案,明明白白地寫在紙上,或掛在墻上。“這種做法真的很好,一下子就看懂了,沒有疑慮,就能早日簽約。”霞美社區居民李女士說。
不只如此,豐澤區還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項目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制定《西華洋滯洪片區項目“比學趕超”方案》,從“比”干勁、“學”典型、“趕”進度、“超”目標四個方面,引導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在項目一線比干勁、比作為、比奉獻,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爭創一流,確保征遷工作各項任務圓滿完成。(記者吳麗嬌 通訊員鄭玲玲 王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