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青海玉樹雜多縣的一座高山上,有一處移動房子,這是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設立的公益站。公益站成立于2017年10月,招募了20多名當地的志愿者,他們負責將當地群眾的需求反饋給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該協會將發布消息向愛心人士募集,籌集到的愛心物資再由當地志愿者幫忙分發。據悉,成立以來,該協會已經接收了5次捐贈,價值約10萬元。□
公益站是向當地牧民借的移動房子
建公益站 定向幫助山區困難群眾
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賴金土介紹,他們發現網絡上很多虛假的募捐衣物信息,但很多愛心人士信以為真,還是按照信息上的地址寄去很多物資,可大多下落不明。因此,大家萌生了建立公益站的想法,定向捐助,根據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發布消息發起募捐,愛心物資到位后由當地志愿者進行分發。
“青海玉樹雜多縣位于青藏高原比較偏僻的地區,與西藏交界,交通閉塞,經濟相對落后,當地的公益組織還處于起步階段。”賴金土說,他們想將公益站建到最需要、志愿活動比較不發達的地方去,因此選擇了雜多縣。
2017年10月,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玉樹雜多公益站成立,這也是當地第一個公益站。場所位于當地最高的山上,還是找當地牧民借的一棟移動房子。志愿者都是當地人,成立的時候有20多人,有一部分是賴金土2010年在青海玉樹地震時認識的,當時被他招來做志愿者。“我個人覺得,公益不分民族和地區,我們泉州是愛心城市,理應幫助藏族同胞推廣志愿者服務。”志愿者黃永義說。
考上大學的才仁拉毛(左一)受到資助
五次募捐 為當地群眾募集愛心物資
據介紹,公益站成立以來,總共舉行了5次募捐。說到去雜多的經歷,泉州的多位志愿者感動滿滿。有一次,賴金土等人到當地發放慰問金,他們給一個老阿婆送去1000元,走的時候,阿婆送了他們幾公里遠。
賴金土表示,當地的志愿者很辛苦,他們要去走訪調查摸底,了解群眾的需求,接到物資之后還要去發放。“那邊并不像我們沿海,一個村挨著一個村,有些村莊相隔幾十公里,他們的工作量更大。”
除了幫忙募集愛心物資,公益站還開展捐資助學。當地的孤兒才仁拉毛,父母已經離世,她跟著年老的爺爺一起生活,經濟特別困難。前兩年,孩子考上民族大學后,泉州青年志愿者協會每年贊助5000元。看到上大學的費用有著落了,爺孫倆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做出示范 讓志愿之花美麗綻放
“志愿公益對于當地來說是新鮮事物,我們有責任讓志愿之花開滿青藏高原。建立這個公益站,是希望做出一個示范,讓全國各地的公益組織也到當地設立公益站。這樣可以更好地對接當地,有針對性地捐獻,不會造成浪費。”賴金土表示。
忠措是公益站的一名志愿者,也是雜多縣本地人。她表示,自己從玉樹地震時就開始當志愿者了,加入公益站團隊已經有兩年。她介紹,雜多縣有七鄉一鎮32個村,他們時常要翻山越嶺去走訪,有的困難戶要坐車幾十公里,“公益站給當地的困難群眾帶來了希望,分擔了一點經濟壓力,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從思想上發生改變,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和真情。”記者 吳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