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發現大型白蟻窩 (吳嘉曉/攝)
白蟻
老房子遭侵蛀
治白蟻防不勝防
近日,家住市區西街的王先生打開了家中一個很久沒開過的柜子,里面的一幕令他驚呆了。柜子四周都是白蟻在蠕動,密密麻麻的,將柜子拉出時,靠墻一側的木板已經被白蟻啃得千瘡百孔,稍微抖動,木粉散落在地上。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柜子已經有20年歷史了,就放點雜物,平時也較少打開,但是有放一點白蟻藥在里面,沒想到還是被白蟻侵蝕了。
“可能是前一段時間經常下雨,柜內潮濕才引來白蟻的。”王先生說,柜子被白蟻侵蝕后,已經不能用了,只能將柜子扔掉,而旁邊比較經常開的柜子,內部也有被白蟻侵蝕的痕跡,但是沒那么嚴重,他趕緊去防疫站買來白蟻藥來殺蟻。
“我們住在老房子里,一些木制的門、窗、柜子等經常會遭到白蟻的侵蝕。”王先生說,他也采用了多種方式防白蟻,但是防不勝防。
蟲危險
防范意識不強 自摘蜂窩馬蜂會記仇
“之前,我們村有個人自己處理一個20厘米的馬蜂窩,結果被蜇了20多下,整個右手臂麻木了兩個星期,住院半個多月。他沒痊愈時又喝了酒,導致全身都麻了。”惠安惠人慈善公益協會的捕蜂高手莊元良介紹,有時市民看到馬蜂窩不大,可能只有燈泡大小,就覺得自己摘掉是件很簡單的事。實際上真正操作時,只要有一只馬蜂飛出來就可能導致被蜇。還有一些市民會在網上購買一些所謂“捕蜂神器”自己處理馬蜂,但收效甚微,即便抓到了幾只也不一定懂得妥善處理。自己購買工具捕蜂,一旦激怒馬蜂,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也會危及過往路人。
莊元良告訴記者,雖然有防護裝備,但是隊員們每年也會被蜇到兩三次。有一次,一位不知道自己是過敏體質的隊員,在捕蜂過程中被蜇了一下,眼睛很快就看不見了,立刻送醫急救才脫離危險。
記者從有關專家處了解到,馬蜂具有短暫的記憶力,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當它的窩被端,幸存下來的馬蜂就有較大的攻擊性,這是動物的本能防衛反應。一旦有人靠近蜂巢,它們就會主動發起攻擊。
泉州多地現紅火蟻 記者采訪時曾被咬
對紅火蟻,很多市民也不太認識。“和螞蟻長得有什么區別?城市里應該很少看到吧。”市民陳先生說,在市區東寶花苑出現紅火蟻的事情被報道之前,他一直覺得紅火蟻只存在于山區田間。
據了解,紅火蟻是一種檢疫性害蟲,原分布于南美洲,后傳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2004年傳入我國臺灣和廣東省局部地方,目前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多省。泉州市的豐澤、鯉城、洛江、晉江、南安、臺商投資區、惠安、泉港等地也有紅火蟻的蹤跡,影響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紅火蟻危害高峰期。早前記者從惠安縣醫院了解到,該院急診科每天都會接診幾例蟻傷病人,多數為下地干活的農民,輕者傷口癢痛、發膿, 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
因是外來物種,紅火蟻沒有天敵,繁殖擴散極快。此前,記者到惠安實地采訪紅火蟻的情況,下地拔花生時,毀了一個紅火蟻巢。當地居民看到后,立馬提醒記者快走,但因離開速度不夠快,一只紅火蟻順著褲管爬上記者小腿,迅速地蜇了記者一口。隨后,記者感覺到一陣刺痛,迅速用清水反復清洗,所幸被叮蜇處只是稍微泛紅,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