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9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校園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備受關注。近日,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iosapp77.com)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全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加強全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泉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力爭年底實現“零事故+全覆蓋”。目前,行動處于第一階段,以風險排查與集中整頓為主。
3月27日,泉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泉州市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明確,力爭到今年年底,實現“零事故+全覆蓋”的工作目標,即全市校園食品安全實現“零事故”(不發生一般以上食品中毒事故),全市學校(托幼機構)食堂(含公立和私立)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明廚亮灶”率達到100%。2020年,要在保持“零事故+全覆蓋”目標不下降、不回落的基礎上,形成常態化的校園食品安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該行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今年3月27日起至12月31日,以風險排查與集中整頓為主,確保完成該行動預定的“零事故+全覆蓋”的目標。第二階段自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鞏固提升和加強聯動為主,建立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其具體任務包括建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宣貫《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等內容。
在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上,《方案》要求,市場監管部門要從維護公共安全的視角出發,嚴厲查處學校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未建立進貨查驗制度、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銷售“三無”(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中文標識、超過保質期限、腐敗變質食品等違法行為。城市管理部門要依法勸退、查處、取締校園周邊無證食品流動攤販。市場監管、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要按相關文件,加大對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師生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
另悉,在該行動中,教育部門負責指導督促學校建立食品安全校(園)長負責制,健全相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將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學校落實安全風險防控職責、推進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并加強評價考核;指導監督學校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定期開展自查自評。
在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上,除了與市場監管部門一同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外,教育部門還將引導學校(托幼機構)成立“家委會”或者“學生膳食委員會”,鼓勵家長代表、在校師生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同時,要將食品安全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內容,確保每學年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教育不少于4課時,實現食品安全教育教師、教材、課時的“三落實”。督促各類學校加強學生科學飲食、營養健康、預防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和食品安全鑒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