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在執行碳九裝船作業時在泉港肖厝海域發生泄漏,經初步調查泄漏量約6.97噸,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里,共有約300畝網箱養殖區不同程度受損,涉及養殖戶152戶、養殖面積99單元。
事件發生后,泉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指示批示,并趕赴現場指導應急處置工作,要求泉港區委、區政府和事件責任方做好五方面工作:1、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污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2、加強大氣、水質、水產品監測,及時真實發布信息,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3、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解決研究提出損失賠償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4、立即成立事件調查組,深入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5、進一步健全防范檢查、應急處置等長效機制,組織石化企業大排查,做到舉一反三,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目前,事件調查組正全面展開事件調查和處置工作,事故處置進展較為順利。
截至8日下午3時,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污吸附,受影響海域清理至4日下午6時基本完成;之后繼續出動船舶和人員對岸邊、漁排等隨潮水起落的殘留油污進行吸附,此項工作目前仍在繼續。
省、市環保、海洋漁業、安監等部門從4日當天即啟動對受影響區域的大氣、海洋水質、水產品的應急監測。大氣方面,經泉州市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在東港石化下方向上西村點位,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4日17時為0.429 mg/m3。5日10時為0.0574mg/m3,6日13時為0.1295 mg/m3,7日12時為0.1343 mg/m3,8日11時為0.1024 mg/m3,持續保持低值(VOCs廠界標準為不超過4.0 mg/m3)。同時,泉港區空氣自動監測子站監測數據顯示,從6日起,城區各項空氣指標逐步恢復正常值。水質方面,經泉州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檢測,6日10時左右,肖厝網箱養殖區海域監測點石油類含量154.6ug/L,化學需氧量含量0.86mg/L,石油類符合第三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東港石化碼頭區海域監測點石油類含量363.5ug/L,化學需氧量含量0.79mg/L,石油類符合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至7日,9個監測點化學需氧量均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石油類達到第一至第三類水質標準。8日,11個監測點化學需氧量均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石油類除肖厝碼頭監測點處于第三類海水水質范圍外,其他10個監測點均達到第一(二)類水質標準。水產品方面,省海洋漁業監測中心于4日9時在養殖區抽取3個樣品進行初檢,根據檢測規程需用時三周,為確保食品安全,泉港區已于4日暫緩受影響海域網箱養殖水產品起捕、銷售、食用,待海洋漁業部門出具檢測化驗結果。定損理賠方面,受損養殖區已于6日開始著手修復,受損情況將提供給省水產品研究中心進行評估,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準備。
下一步,事件調查組將帶領市、區兩級相關部門繼續做好海產品和周邊海水檢測、損失評估和理賠、事件調查責任認定等工作,確保事件依法依規得到穩妥處置,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