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0日訊 加快海絲新城集聚發展,是如今泉州市委、市政府核心工作的濃重一筆。市長康濤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古城提質、新城集聚這兩條主線貫穿其中。海絲新城要“聚”,既要實施綜合交通提升行動,打通環灣“大動脈”,吸引人氣;更要實施生態景觀建設提升行動、公共配套設施提升行動方案等,留住人氣。
洛陽江桃花山一側,將形成一條美麗的江濱景觀帶
按照去年12月28日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泉州將圍繞建設海絲重要門戶城市,緊抓環清源山、兩江流域、城區重要節點景觀綠化,推進城市防洪排澇提級、夜景工程改造和海綿城市建設等,提升人居品質和城市形象。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名詞解釋,帶你了解海絲新城的宏偉藍圖。
新車站口袋公園扮靚都市街景
生態景觀建設提升行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市區城中山保護管理,基本建成山線示范段、濱江北路水線,實現泉州植物園部分開放。深化晉江下游生態整治,提升“兩江”沿岸、城市門戶廊道、主干道景觀,建設一批“口袋公園”、袖珍公園。
公共配套設施提升行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進一步完善供水、供氣、排水系統,開工建設金雞水廠;推進內澇防治工程,抓好海綿城市試點;加強污水收集處理,做好中心市區內溝河截污,逐步建立雨污分流體系;大力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利用。同步配套教育醫療、公共文體、社會保障等設施。
海絲新城與環灣泉州
泉州市規劃局一負責人介紹,海絲新城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它區別于《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中的“泉州市980平方公里的環灣區域”。海絲新城的概念與泉州保護建設古城相呼應,也就是在做好古城保護利用的同時,泉州也將注重建設新區。
海絲新城的提法,實際上與“環灣、向灣、同城化”的環灣泉州建設思路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泉州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現泉州城市建設、生態景觀和人文活力與文化特色名片的核心區域。
據介紹,去年已編制環灣新城空間控制和城鄉一體化規劃,目前正在報請市政府批復,另外還開展了重要節點城市設計,建立了環灣規劃審批報備制度,實現中心市區單元控規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