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宋代的永春東關橋有“閩南第一廊橋”的美譽,至今已有871年的歷史。今年9月15日,受臺風“莫蘭蒂”帶來的大雨影響,廊橋受到水毀。
10月1日凌晨起,一則“永春縣東關橋修繕與發展基金募捐倡議書”在“輕松籌”網絡平臺上發起眾酬募捐。倡議書提到“捐資一千元以上者將在《桃源鄉訊》列榜公布;捐資一萬元以上者將刻碑紀念。”眾酬的目標金額是20萬元。許多網友關注并慷慨解囊,少則個位數捐款,多則三五十元,12小時內已籌金額12000多元。到今天早上8點半,金額為20000多元。
這份眾酬倡議書落款“永春縣東關橋修繕與發展基金”,聯系電話有永春縣文體局、永春慈善總會的字樣。配圖則是東關橋往日秀美的景色,以及被臺風“莫蘭蒂”摧毀后的照片等。
永春相關負責人證實,這則重酬倡議書真實有效。“永春縣東關橋修繕與發展基金”是東關橋此次損毀后,為了修繕特地成立的。在網上發起眾酬的目的主要為的是喚起海內外永春人的鄉愁,同時也幫助擴大東關橋在海內外的知名度,意在換一種形式宣傳。修繕經費能募集到多少,當地并沒有特別高的預期。
這位負責人表示,東關橋在今年中秋節被臺風損毀后,有很多鄉賢和熱心公益的人士都表達了對這座橋的關心,也愿意解囊。不過永春縣重視東關橋的修繕工作,出資或籌集東關橋的經費不成問題?,F在正在等待修繕方案完成,隨后將盡快啟動修繕,春節前爭取完工。除了橋身整體修復外,項目還將配合河道整治、環境提升和文化品牌打造。網絡籌集到的資金都會用于東關橋修繕和周圍環境整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