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少先隊組織和互聯網為依托,探索校內外活動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通過主題活動設計、師生共同參與、家校互動等方式,整合學科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小學生的思政教育辦得喜聞樂見、生動活潑、觸動心靈。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
擔當育人使命
堅持“紅色引領”,嚴格落實少先隊活動課。每周根據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年段,系統化、常態化開展不同的少先隊活動。開設少先隊禮儀學堂、入隊儀式等,增強少先隊員榮譽感,引導小學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激活“紅色細胞”,開齊開足《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立學科集體備課組,互取所長,豐富完善思政課程內容,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學校課例《網絡新世界》獲評福建省第二批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百堂示范課。建立“紅色載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欄、升旗儀式、紅領巾宣講課堂等載體進行宣傳教育,依托思政專題欄目、主題講話、主題宣講等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課堂內外。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動
增強育人實效
聚焦重點。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主題主線,開展知識競賽、文藝匯演、專場宣講等主題活動。緊抓節點。結合清明節、國慶節、建隊紀念日等重要節日,充分發揮紅色文化作用,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演講比賽、繪畫比賽、知識競賽、講故事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對黨和國家的熱愛。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實踐
拓寬育人途徑
豐富研學課程。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成長需要,重點設計探究、體驗、服務三個方面的研學課程,讓學生走進科技館、博物館及大自然去觀察發現,走進養老院、老人活動中心去奉獻愛心,走進工廠、軍營等感受祖國、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弘揚志愿精神。學校以創建“雷鋒大(中)隊”為抓手,堅持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被評為2023年度泉州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在校內,開展學雷鋒先進典型經驗交流,大力倡導敬老愛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在校外,組建小導游學生講解團、好人館講解團,面向社會進行義務講解志愿服務。注重家庭育人。發起“立家規、傳家訓、揚家風”倡議,通過“小手拉大手”、簽名活動等形式,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學生家庭生活。開展傳家風主題班隊活動、“好家風伴我成長”演講誦讀等,傳承優良家風。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互聯網”
筑牢網上陣地
依托公眾號、微信、QQ、釘釘等網絡技術平臺,運用互聯網手段宣傳發聲,開展指尖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夯實網絡宣教陣地。建立“互聯網+學校”工作機制,拓寬思政教育工作平臺。各班成立班級微信群、QQ群,常態化推送時事熱點信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策,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主人翁”意識。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擴大思政教育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組建網絡文明志愿服務隊,增強思政教育時代性和吸引力。廣泛動員學校黨員、團員加入網絡文明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比如,疫情期間,學校通過網絡開展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堅守網絡思政陣地,有效提升了網絡思政育人實效。(杜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