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民生工程。為增強群眾幸福感,洛江區持續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并將其列入“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切實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
農村供水保障工程
解決群眾用水問題
“沒有申請項目進村之前,都是村民自己從山上引的山泉水,很不方便。要是碰到旱季、冬季,山泉水的水量會受天氣影響變小,對村民的生產生活都造成極大的不便。現在項目順利完工,家家戶戶統一供水之后,村民的用水問題得到了解決,大家以后用水就放心多了。”羅溪鎮新東村支部副書記黃江河說道。
黃江河口中所說的這個讓村民有“足量水”可用的項目,正是近年來洛江不斷推進的“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該項目于2021年下旬開始進村選址建設,從打機井到設置蓄水池、聯通供水管道,耗時1個多月,目前已成功通水。
據介紹,新東村東庵小組的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共投入15萬元左右,通過打機井、安裝配電箱、大容量蓄水池,鋪設供水管道等,形成完整村級供水體系。新東村東庵小組蓄水池的蓄水量達75噸,確保東庵小組村民在水源水量不足的時期,72小時內用水無憂,基本解決了東庵小組42戶居民生活水源不足的情況。
此外,為了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讓通水工程更長久地服務村民,村里的基層黨員干部也紛紛行動起來,通過黨員圓桌會議,商討制定村民水費、電費繳交方案,有效解決工程維護經費保障問題,提升運行管理和服務水平,讓村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穩定水源供給讓居民用水無憂
另一頭,在羅溪鎮垵內村肖厝小組村口的機井邊,垵內村黨支部書記尤文忠和羅溪鎮水利站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檢查機井建設情況。
工程方依據垵內村肖厝小組實際情況,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引水方式,通過打機井抽取地下近122米處的水源,再通過管網穩定供水到村民家中,有效解決了肖厝小組由于氣候異常而出現的村民用水供應不足的情況。
目前,垵內村肖厝小組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已經進入最后收尾階段,項目預計11月初能夠完成通水,屆時可保障整個小組30余戶居民的生活用水供應充足。
洛江區水利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今年我區共有4個村被列入市級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目前均已動工建設,年底前可完成全部建設內容。區級財政預算200萬元將全部用于集中式飲水工程建設和分散式飲水設施,目前完成投資152萬元,完成76%建設任務。”
洛江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
解決2.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近年來,洛江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涉及47個行政村,共計投資約1200萬元,解決了約2.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下階段,洛江區將繼續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等為民辦實事項目落細落實,積極構建鎮村兩級農村供水安全監管網絡,打通農村飲水安全“最后一公里”,同時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的后續管理工作,確保供水水量充足、水質良好。(施倩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