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老婆,卻幫別人生了孩子
閩南網11月21日訊 昨天,洛江法院判決:準予32歲的陳某(男)和33歲的張某(女)離婚。妻子張某補償給丈夫陳某15213元的撫養費,但不支持陳某提出的精神賠償要求。
張某和陳某結婚8年了,兩人都是二婚。為什么陳某索要精神賠償?撫養費又是怎么回事?
2004年,陳某和張某經人介紹認識,雙方父母其實并不怎么看好,但兩人卻看上了眼,認定了,并于當年11月登記結婚。
婚前,陳某和張某都各自育有一個5歲的女兒。結婚后,不能再生育,兩人必須有一人要做結扎手術。婚后不到半個月,陳某就做了結扎手術。陳某說,婚后,張某對他還是不錯的,雙方從來沒吵過架。
然而,一年半后,妻子卻生了個兒子(小軍,化名)。村里人都知道,陳某也知道,這個兒子肯定不是他的。
抬不起頭啊。說起這事,陳某覺得自己遭遇到一個男人最大的恥辱。他說,他仍寄希望于妻子至少能給他一個穩定的家,生活將就著過下去。
不幸的是,陳某和張某之間因為家庭瑣事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多。妻子張某提出離婚,兩人自2010年以來,便開始分居。但陳某不愿離,他說自己自卑,因為結扎了,如果離婚,再找對象就難了。
分居近兩年后,陳某接受離婚的事實。但在法庭上,他提出,兩人6歲的兒子不是他親生的,他要求妻子作出5萬元的精神賠償。
經張某申請,洛江法院委托,泉州東南醫院協和司法鑒定所作出鑒定,小軍確實與陳某沒有血緣關系。法院依此認為,陳某依法不承擔撫養義務,但張某違反夫妻忠實義務,與他人非婚生子,陳某一直將其當婚生子共同撫養,張某應當適當予以補償。
但法院認為,陳某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不符合《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4種情形,即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故不支持。
昨日,法院判決,小軍由張某撫養,張某在判決生效10日內補償陳某撫養小軍的撫養費15213元。(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俞志村 通訊員 王騰飛 陳靜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