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是新形勢下探索社會公共治理的一種新模式,目的是打造生活服務更便捷、幸福指數更高的智能宜居現代新型社區。近年來,鯉城區不斷推進轄區各小區智能安防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刷臉”進小區、乘電梯
高清探頭“緊盯”高空拋物
“滴,開門成功!”
在江南街道輝映江山一期一樓入戶大堂門口,居民吳大爺一邊向記者演示著小區人臉識別門禁操作系統,一邊說道:“以前進一樓大門都要刷卡,現在只要‘刷臉’就行。” 只見吳大爺湊近人臉識別窗口,旁邊的電子門“唰”地一下自動彈開。
不僅是小區的3個入口需要“刷臉”通行,小區內5棟住宅一樓大堂電梯間的兩側及地下停車場也安裝了數十個人臉識別門禁設備,業主乘坐電梯“刷臉”即可。據介紹,該小區于2018年啟動智慧安防體系建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小區完成所有住戶的人臉信息錄入。正式啟用該系統后,小區進出效率提高,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除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為防止高空拋物現象,小區每個樓棟前還安裝了2個高清監控探頭,一個面向低樓層,另一個面向高樓層,一旦出現高空拋物,調取監控視頻可迅速鎖定拋物住戶。“該智能安防系統已連入公安機關的相關系統。”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系統達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牌、入樓刷臉、訪客登記,猶如給小區增加了“金鐘罩”,為小區居民人身和財產安全上了多重保險。
大數據賦能
老舊小區增“智慧”
除了新建設的小區外,古城多個老舊小區的智能安防系統也在有序建設中。作為鯉城區首個建設智能安防體系的老舊小區,臨江街道伍堡社區通過搭建智慧云中心,已實現軌跡實時監控、無人值守停車場、主要出入通道車輛違停地磁預警等智慧化功能。
據了解,為了解決停車難、亂停車問題,去年,伍堡社區對地下、地面停車場均進行改造,地下停車場由原來的80個增至115個,地面停車場新增280余個,并在小區7個機動車出入口設置智能識別電動道閘,實現小區無人值守停車。
此外,小區內還增設一處電動車集中充電區,并為社區內所有建材商戶免費安裝煙感報警器,大大提高小區住戶的安全感。
“小區的安防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由周界防護、公共區域與重點部位安全防范相融合,將進出車輛管理、視頻監控、緊急報警等,與家居安防、消防監測等融于一體,實現技防與人防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小區發案少、秩序好的目的。”鯉城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鯉城公安分局和區住建局協作配合,大力推動鯉城區智慧安防小區的建設,力爭在6月底前完成轄區80余個有物業的小區開展智慧安防建設和數據聯網,進一步夯實平安建設根基,切實提升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賴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