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巷,大民生。泉州古城內背街小巷眾多,這些小街巷不僅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事關文化保護傳承。為實現古城活態保護、改善人居環境,去年泉州市啟動實施古城街巷市政管線綜合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對29條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24條街巷主路面改造提升,累計完成約5.2千米。
日前,記者在古榕巷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鋪設直徑1.5米的雨污管道。據介紹,該工程于正月初五正式復工,由于巷子比較狹窄,考慮電力通信、給排水管道等的綜合排布,工程采用“上溝下管”的管線立排法,最深向下開挖近3米。
“古榕巷完成管線下地后,還將與許厝埕的雨水污水管道打通,這段工程也就完成了。”泉州古城街巷市政綜合提升項目副經理翁金龍介紹,由于在小巷中施工,居民房屋都離得較近,確保安全成為首要任務,“施工中,我們密集地打鋼管樁,做好兩側磚墻維護,確保居民樓地基安全和穩固。”目前,古榕巷還在施工中。
作為泉州市2020年度重點項目之一,泉州古城街巷市政管線綜合提升工程位于鯉城古城核心區,29條街巷均為泉州古城傳統的生活街區,是古城“三片一線”保護的重要地段,總長7.14千米,改造內容包括道路提升、給排水綜合管線提升、電氣工程提升、照明工程提升,以及古城街道雨污分流、防洪排澇能力提升等。
據了解,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點”要求,古城街巷市政管線綜合提升工程在嚴格遵循標準工藝流程前提下,根據不同街巷的自身特點,實施差異化的施工方案,做到因“巷”制宜,使未來的小街巷呈現不同的特色。截至目前,已完成24條街巷主路面改造提升并通車,約完成總工程量的73%。接下來,除古榕巷外,還將完成象峰巷、許厝埕、井亭巷、會通巷等4條街巷的改造提升。(黃凱杰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