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也是城市的對外窗口,其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市容面貌,影響城市文明形象。今年,鯉城區將“江南新區社區公廁移交區級管理項目”“公廁改造改建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著重提升公廁管理水平,計劃完成3座公廁改建工作,對15座公廁進行改造提升,為市民提供潔凈、舒適的如廁環境。
江南新區52座公廁移交管理
落實城市公廁考評新標準
據介紹,江南新區共有公廁192座,此前已有140座移交區級管理,今年將再移交管理52座公廁,計劃于11月前完成,屆時,江南新區公廁將全部實現區級統一管理。“由街道管理的話,力量較為薄弱,由區級統一管理的話,有助于提升公廁管理水平,優化公廁管理面貌。”區環衛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移交管理后,將引入市場化運行模式,由專業保潔公司負責設施養護、衛生保潔工作,同時將開展常態化檢查。
根據創城創衛相關要求,從7月1日起,市城管局考評中心施行新的城市公廁考評標準。和舊標準相比,新標準考察更細致、要求更嚴格。主要體現在,公廁周邊責任范圍細化為5米內,新增公廁周邊空地未硬化、黃土裸露、雜草叢生、綠化管養差的扣分項;殘疾人間未設置無障礙通道或設置不合理、廁位未設置堅固掛衣鉤等,都將被扣分。
目前,鯉城轄區內納入常態化考評的公廁共有220座,為積極應對新的考評標準,鯉城區加大公廁巡查督促力度,每座公廁還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公廁日常衛生保潔管理工作,確保“一廁一管理員”;錯時暗訪,每月進行一次全面公廁管理考評,定期將考評情況向承包單位通報,推動日常管理和考評機制完善提升。
同時加快補齊短板,抓緊解決筍浯、金魚巷等17座公廁存在的設施老化、破損嚴重等問題。針對公廁指示牌不足等存在問題,增設公共衛生間指示牌78處、無障礙通道標識50處,完成公廁“一長兩員”及聯系方式等管理制度上墻和溫馨提示牌設置。
改建公廁3座 改造公廁15座
正在施工中 預計11月底完成
根據省、市“廁所革命”行動工程要求,今年鯉城將按照國家二類以上公廁標準,完成鯉中街道升文社區甘棠巷公廁、金龍街道曾林社區古龍路公廁、浮橋街道仙景社區仙景街公廁等3座公廁的改建,同時,對15座公廁進行改造提升。
“擬改建的3座公廁都處在主干道旁或者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段,但因建造年份比較早,設施簡陋,配套不全。”區環衛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改建后,將配備紅外感應自動沖水設備、除臭裝置、防劃防畫材料的隔斷板、緊急應叫器等軟硬件設施,設置障礙通道和第三衛生間,方便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群體使用。
今年,鯉城區還將對15座公廁進行提升改造,據介紹,這些公廁建造時間較長且缺乏管理,存在設備陳舊、衛生臟亂、氣味難聞等問題,經過系統改造后整體環境將得到全面提升。3月份,對公廁的改建、提升改造工作已正式啟動,目前已進入施工階段,預計11月底完工。
2020年鯉城區公廁改建改造工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