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泉州鯉城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自覺,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心抗“疫”,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鯉城微事推出《“疫”線守護 共克時艱》專欄,記錄這場“戰疫”中值得銘記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向“最美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匯聚全社會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泉州市鯉城區金龍街道石崎社區內有農貿市場、超市、企業,住宅小區少,大多數是居民自建房,疫情防控難度較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石崎社區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組織社區30多名年輕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不少居民自發加入,參與宣傳引導和防控工作,與社區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
“愛和責任是我們的動力。”石崎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建國說,一個多月來,居民們捐款捐物,為防疫監測點工作人員提供三餐,黨員和群眾心連心,匯聚成最強大的抗“疫”力量。
把好農貿市場關口
黨員突擊隊在行動
“請戴上口罩。”在石崎社區石崎農貿市場,看到一名菜販沒有戴口罩,社區黨員突擊隊隊員趕緊上前提醒,并送給他一個口罩。
吳建國介紹,石崎農貿市場總面積5000余平方米,是江南新區最大的農貿市場,作為民生菜籃子,責任重大,同時也是人員密集場所。
目前,市場內商販及周邊商家已有400余戶開門營業,貨流、客流大,石崎農貿市場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重點。
石崎農貿市場共有5個主要出入口,均設體溫檢測點。每天早上五、六點鐘,農貿市場的開市就是突擊隊員們最忙的時候,檢測體溫、佩戴口罩、維護秩序……“剛開始,有群眾感到不適應、不理解,現在情況好多了。”吳建國說,隊員們每天雷打不動,堅守崗位,群眾也漸漸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都能自覺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此外,突擊隊員們還準備消殺工具,在市場的各個角落進行流動保潔消毒,督促海鮮、肉類攤點等做好廢水排放等工作。
聯防聯控
居民都是好樣的
除了農貿市場設立監測點,根據疫情發展階段性特點,石崎社區進行了“集中式管理”,在轄區其他出入口設立了3個防疫監測服務點。防疫監測服務點實行24小時值守,工作量大,也因此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
社區立即發出倡議,招募志愿者。“倡議一發出,不少居民踴躍報名。”吳建國介紹,社區招募了100余名志愿者,輪班值守在社區3個監測服務點。人員到位了,三餐怎么解決?吳建國說,“我們居民太有愛了,全部承包了。”
“2月12日—2月20日,3個檢查點早餐由吳明臘提供。”
“2月18日,3個檢查點夜宵由吳宗漢提供。”
“2月19日,3個檢查點午餐由吳瑞銀提供。”
在石崎社區居民為志愿者提供餐點明細表上,可以看到3個檢查點的一日三餐均由社區居民自發承包。此外還有不少熱心居民為志愿者提供茶葉、餅干、口罩等物資。
隔離不隔愛
全力幫扶外來人員
據介紹,石崎社區有常住人口2100余人,50余家企業,目前社區外來人口有1000余人,如果全部返回,則有3000多人。如何做好外來人口的健康管理,也是社區防控工作的一大重點。
2月11日,社區居委黃榕芳同江南醫院工作人員入戶隨訪,發現居家隔離對象小劉(化名)的5歲女兒小萱(化名)無發熱但有咳嗽癥狀。按要求上報相關部門后,黃榕芳根據排查管控流程及時聯系醫院,將小萱送醫排查病因。拍片、抽血化驗,2個小時后,醫生診斷為支氣管炎。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
“小萱咳嗽很厲害,滿頭大汗。”當晚10點,小劉又向黃榕芳發短信求助。聽到這個消息,石崎社區居委會主任吳宗漢趕緊陪同小萱到江南醫院就診,待小萱霧化治療結束后,又把她送回住處。
“小萱咳嗽還是很厲害,晚上又沒辦法睡覺,該怎么辦?”2月14日凌晨0點多,小劉再次打電話向黃榕芳求助,黃榕芳立馬陪同小萱就診,考慮到小劉家經濟情況,黃榕芳主動為小萱支付了醫療費。等取藥回到住處,已是凌晨2點半。
15日中午,吳建國同小劉帶著小萱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霧化治療。2月16日,小萱基本康復,小劉一家和社區工作人員都如釋重負。
“還好是虛驚一場,累點無所謂。”吳建國告訴記者,在這特殊時期,給予隔離對象更多的關注和關愛,隔離不隔情,隔疫不隔愛。
石崎社區黨支部及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詮釋使命,壓實防控責任,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