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工作和強化“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動整治成果,10月29日起,鯉城區臨江街道聯合區城市管理局、區市場監督局、鯉城交警大隊對城南片區開展為期3天的城市秩序整治,重點對聚寶街、青龍巷、萬壽路等街巷占道經營、流動攤點和無序停車等亂象開展整治。
道路變停車場,整治亂象還路于民
今年5月,為守護內溝河環境,位于車橋頭的便民攤點集體搬遷,沒想到空出來的道路竟變成了停車場,時常有車輛在此違停,原本就不寬的道路變得更窄了,嚴重影響附近居民出行。
此次整治中,鯉城交警對這些違停車輛張貼了違停提示,“對于違規停放的車輛,我們先張貼溫馨提示,告知車主不得隨意停放車輛擾亂通行秩序,后期我們將依法對違停車輛實施處罰。”鯉城交警表示,今后將加強對城南片區的巡邏和管控力度,減少和杜絕違停現象。
此次行動還重點針對聚寶街、青龍巷、萬壽路等街巷占道經營、流動攤點和無序停車等影響市容問題開展整治。在車橋頭一帶的沿街店面,廊下人行道完全被店家的商品、雜物所擠占。執法人員責令商家立即進行整改,并協助清理占道雜物、設施等,隨后,保潔人員對人行道進行及時清理。
“本來進小區的路就很窄,廊下行走的空間又被店外店擠占,行人不得不和車輛爭路。”附近居民吳女士表示,整治后人行道變得干凈有序,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據了解,此次整治累計發放告知書百余份、張貼違停提示35張、糾正店外店67家、清理各類雜物3車。
設立“河巷長制”,共建共享美好城南
為強化市民共建共享意識,近年來,臨江街道積極探索社區自治管理模式,在城南片區設立“河巷長制”,發揮退休黨員作用,鼓勵他們充當政策宣傳員、文明引導員、城市管理員,引導居民實現共治共享,不斷滿足城南群眾和游客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街道計劃投入300萬元實施港仔墘道路路面及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擬對路面及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同步進行綠化景觀、夜景、立面整治等提升工作。在保留傳統閩南風格的基礎上,對具備入地條件的架空線全部實施入地,將雨水污水合流體系改造為分流制排水管網,工程將于2019年底建設完工。(郭巧燕 萬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