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壯碩、皮膚黝黑、聲音渾厚……馬路上,他是盡職盡責的交通輔警,群眾為他點贊;家庭中,他是早出晚歸的爸爸,兒子以他為豪。今年40歲的李達飛,是鯉城交警大隊的一名輔警,六年來在風雨中履行輔警職責,他希望能盡自己一份力,為人民服務!
以責任之心,圓少年時期交警夢
身穿制服、頭戴警帽在馬路上維持交通秩序,為生活的城市盡一份力,是李達飛少年時期的夢想。2014年,鯉城交警大隊招聘警務輔助人員,李達飛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經過嚴格的審查和崗前培訓,他如愿穿上制服,成為一名交通輔警。
這一年,李達飛已經35歲了,人到中年達成少年時期的夢想,穩重的李達飛格外地盡職盡責。白天,他扎根路面,巡邏疏導,查緝整治;夜間,他堅守崗位,配合處理交通事故,參與違法夜查行動。寒來暑往,風吹日曬,交通輔警的辛苦常人難以想象,而他卻堅持下來。
炎熱的夏季,路面溫度高達40℃,李達飛的執勤服常像過水一般,濕漉漉;酷寒的冬天,李達飛的鼻尖總會脫皮,紅彤彤;遇到重大安保工作,李達飛和同事們一忙就是一天,吃、睡都在執勤點;暴雨天轄區道路積水,李達飛涉水摸排路況,幾個小時下來,腳被積水泡得腫脹通紅……這些辛苦李達飛甘之如飴,但父母卻很是心疼,李達飛年過七旬的母親說,兒子工作起來是“拼命三郎”,自從當上交通輔警,早出晚歸成了家常便飯,“每次下班回來,他的執勤服都臟兮兮、汗津津的。”
“雖然我不是民警,但穿上輔警這身藏藍色的制服,我便代表公安隊伍的形象,要對人民群眾負責。”這是李達飛常說的一句話,六年來他以行動踐行維護交通秩序的職責,守護百姓平安的神圣使命。
守護群眾,逆行中的藍色天使
“為人民服務!”六年來,這5個字牢牢刻在李達飛的心上,除了在崗位上做好自己分內事,每當看到群眾有困難,他都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在群眾眼里,他既是逆行者,又是藍色天使。
2018年6月28日,晚高峰時期,新門街上一輛小車車頭冒煙,緩緩停在了路中,很快,火苗就從引擎蓋上竄了出來。正在一邊執勤的李達飛心頭一緊,“糟了,是自燃!”,他一邊協調同事分頭疏散車流和人群,一邊飛奔回崗亭取來滅火器。火勢越來越大,眾人不敢靠近。危機關頭,李達飛挺身而出,顧不上洶涌的熱浪,顧不上刺鼻的濃煙,顧不上爆炸的危險,奮力將大火撲滅。
現場有群眾將視頻傳上網絡,救火的李達飛成了“網紅輔警”,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李達飛卻很害羞,他說“都是小事,不足掛齒。”
為受傷群眾處理傷口、為危急病人開道送醫、為走失兒童找到回家的路……六年來,李達飛救助群眾于危難上百次,猶如群眾身邊的守護天使,一些突發情況其實李達飛也從未遇到過,但他總是在摸索中不斷學習,“我想盡我所能幫助群眾。”
“不稱職”爸爸,以精神陪伴孩子成長
“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這是李達飛對自己的評價,早出晚歸是交通輔警的工作性質,“有時我上班時兒子還沒醒,我下班后兒子已經睡著了。”李達飛父子二人有時一天也沒能說上一句話。
8歲的兒子早已習慣父親的“不稱職”,有一次,李達飛為了協助查處2起酒駕違法行為,連續工作36個小時,錯過了兒子的幼兒園畢業典禮,他在電話中和兒子道歉,沒想到兒子竟然說:“爸爸,沒關系,我知道你抓壞人去了……”電話那頭的兒子沒有埋怨而是安慰,語氣中還帶著些許自豪,成為他努力工作的最佳動力。
“希望我能成為兒子的榜樣,等他長大以后也能成為對工作負責、對社會有益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是李達飛的軟肋,也是他最堅強的支持。
“關懷民眾,敬業熱忱”,這是一位群眾對李達飛的評價,他將這句話寫在錦旗上送給李達飛。“這是群眾對我的肯定,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一種激勵。”六年輔警路,這位中年男子帶著少年時的夢想不斷前進,群眾的肯定是他努力的目標,家人的支持是他堅強的后盾。過去六年中,他被泉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評為優秀輔警,還連續三年被鯉城交警大隊評為優秀協勤人員。未來,他將帶著夢想繼續前行,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