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綠植環繞,水中可見魚蝦,別出心裁設置的曝氣機形成小型瀑布。不知道的以為是什么新景點,其實,這是改造后的南北二路渠。
從發黑發臭的水體到清澈流動“會呼吸”的干凈溝渠,經過整治,市區南北二路渠水系“活”了!
從避而遠之到散步納涼
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
南北二路渠是鯉城區的主要排洪泄洪渠道之一,之前由于上游來水量少缺乏補充,社區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下游南低渠水位高形成頂托等原因,導致渠內水體流動性差,基本喪失循環自凈能力,污染物淤積富集,經常出現污水橫流、蚊蟲滋生、臭氣熏人等黑臭問題,周邊群眾意見很大。
“從2017年起,我們就下決心對長約1.2公里的南北二路渠水質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通過控源截污、工程治理、清淤疏浚等多措并舉,徹底解決黑臭水體問題。”鯉城高新區管委會業務科科長戴自強介紹到。
通過實施控源截污,在渠道兩側設置了200多米的截污管道,所有直排口均納入截污管道,引入市政管網;針對水流不暢問題,投入600多萬元建設一座翻板閘門和一座提升泵站,利用南低渠進行生態補水;先后兩次對渠道進行大規模清淤疏浚。
此外,對渠道兩側50多家餐飲店開展多部門綜合執法整治,關閉20多家不能達到整改要求的小餐飲店,促使20多家餐飲店安裝油水分離設施,取締了渠道兩側的燒烤大排檔夜市。
同時,對上游錦坑溝一并進行整治提升,清除污染源,鞏固整治成果。“整治工程完成以后,高新園區、金龍街道建立了南北二路渠的日常管理機制。5月份以來,南北二路渠穩定消除黑臭,水體改善效果明顯,極大提升渠道周邊的環境狀況。”
“真是天差地別,以前接送孫子上下學得捂著鼻子走,現在一到晚上大家沿著渠道散步納涼,還有一群姐妹在渠道邊跳舞聊天。”53歲的赤土社區居民蔡月娥高興地說。
古城水系精細化管理
持續改善生活環境
南北二路渠黑臭水體整治項目是近年來鯉城區大力實施水環境精細化管理、開展流域水質精準治理、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在水環境精細化管理方面,鯉城區主要領導每月至少一次帶隊巡河,現場辦公,解決突出問題,督促重點問題整改。建立內溝河按街道、社區分段監測、監控的考核制度,落實街道、社區的屬地責任,目前已設置了42個監測點位,70余個監控鏡頭。開展流域水質提升精準治理,針對影響流域水質的7個入河口開展重點整治。
目前,老城區完成三堡溝、二郎溝、海關口、富美水閘、筍浯溪截污整治,所有內溝河實現全面截污;江南片區完成南低干渠(展覽城段)、南低干渠(井美街—筍江路段、南高渠—站前大道段、筍江花園段)截污整治工程,拆除南低干渠(展覽城段)兩側違章建筑;完成人民溝、南北二路渠、高新區11號路渠、南低渠截污等整治項目;完成新天城市廣場公園內河道清淤整治。
同時,鯉城區還因地制宜實施小街巷路面及排水系統改造工程。完成美食街北延伸段等15條老城區小街巷共2.9公里的污水管網改造提升工作。推進管網建設,今年計劃新建改造5公里污水管網,目前已完成3.8公里。進一步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鞏固南高干渠整治成果,加強南高渠日常巡查,針對去年南高渠專項整治內容進行查缺補漏,修復沿渠破損管道、維護交通跨越應急設施、清理沿渠堆放垃圾等,防止反彈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