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3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通訊員 林文杰 文/圖)本想投資賺錢,卻遭遇騙局。11月23日,泉州鯉城公安分局開元派出所返還給市民吳先生被騙款10萬余元,至此,吳先生被騙的12萬余元全部都拿回。
吳先生領回被騙款項10萬余元
“我也是很認真在學習,找個正確方向投資下,哪知道這個方向不正確。”當日,吳先生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iosapp77.com)記者,被騙的錢是他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出了這件事,也不敢讓家人知道。他覺得,這次教訓很深刻,失而復得很不容易。他很感謝民警神速破案。
據悉,目前,該案中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鯉城警方刑拘。
市民想炒股賺錢反被騙10多萬
50多歲的吳先生,是泉州鯉城區人,以前從未炒股,為了投資賺錢,在證券公司注冊了炒股賬戶。今年五、六月,他接到陌生電話稱,網上有免費教炒股課程。吳先生覺得,能受益總比沒賺好,而投資股市一定要有知識,他想網上聽課學點技術,他便聽從對方推薦,添加了微信,并進入多個微信群,群里最少有七八十人。之后,對方給了網址鏈接,吳先生就在電腦上上課。兩三個人輪流講課,他每晚聽課,持續了一兩個月。
受害人加了微信 聊天記錄
對方要求受害人開股期權賬戶
“我們有用下,真的是比較實用的。”吳先生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iosapp77.com)記者,上課后,他嘗試用已開賬戶購買“授課老師”推薦的股票,剛開始還賺了一些錢,后來才又虧了。他說,“授課老師”教的有些技術真的很管用。
后來,“授課老師”說,他們已擁有一定的炒股知識,可做期權,跟著他們做絕不會虧。“那我們聽老師講課,老師都敢買,我們怎么不敢買,就開始做下去。” 吳先生說,他問了證券公司,需要50萬才能開期權賬戶。他覺得,對于初學者,50萬元不合算,還不如跟著老師做。
“授課”老師幫忙開期權戶,也不用起步資金,自己想投資多少就投資多少。吳先生剛開始幾萬元分多次進行期權投資,按照“授課老師”指定的買,但屢買屢輸,對方解釋是由于市場等原因,沒辦法,還勸他們追加,才能把輸的錢賺回來。吳先生總共投了12萬多。
有一天,有人說錢轉不出來,吳先生也想轉看看。沒想到,對方以服務器壞了等為由,不給轉出。后來,吳先生威脅對方,如不轉就報案。當晚,對方轉了1萬多元到吳先生賬戶。7月14日,吳先生看到一則關于詐騙的新聞,受害者經歷與他相仿,一段時間的猶豫后,在8月初才報案。
吳先生說,平臺是詐騙分子的,投資者只可買可賣投資產品。自己無對方聯系方式,也沒辦法查詢匯款賬戶等信息,之后微信被拉黑。
警方跨省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接到報警后,鯉城公安分局開元派出所民警介入調查。開元派出所民警連震介紹,今年8月份,在江西警方的配合下,他們抓獲6名雇員。當時在大出租房內查獲了20多部電腦,手機上百部。幾個人在里面拉客戶,一人用一臺電腦,每個人都有手機十來部以上。
6名嫌疑人被抓獲
現場查獲電腦
鯉城警方現場抓獲的6名雇員都是江西人,年齡最小20歲,最大27歲。該案主要嫌疑人是廖某,江西人,25歲,被鯉城警方通緝后,迫于壓力于10月下旬自首。廖某交代,自今年3月到8月,他賺40萬元。11月22日,鯉城警方為吳先生追回贓款。
經警方調查,吳先生所進入的APP平臺是假平臺,該平臺跟第三方公司合作。公司負責拉人,指導受害者下載APP,投錢炒股,該平臺提供平臺及老師指導購買股票。實際上,錢進入平臺賬戶,根本沒入股票市場。如果受害者要取出,要看APP平臺肯不肯。
像APP這種就是利用炒股客戶的賭博心理,因為犯罪分子也明確告訴受害者有贏有虧,只是相比實際上的股票市場是十倍化,雖然虧損也是按10倍算,但很多人抱著賺錢心理被拉進“圈套”。按嫌疑人供述,該案中的平臺于今年三、四月開始運作,到六、七月就開始不穩定并崩潰。
犯罪嫌疑人卷款潛逃,把受害者的微信、電話全部拉黑刪除,作案手機也廢棄。警方查獲的100多部手機都是聯系完之后,直接關機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