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商城項目是鯉城區2018年重點項目之一。今天上午,記者從常泰街道了解到,經過項目工作組的日夜攻堅,盤活工作取得新突破,商城原120戶租戶已搬離103戶。
金泉商城原為泉州三藕通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資產,占地面積88.73畝 ,總建筑面積4.26萬㎡。后因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由鯉城區人民法院以物抵債拍賣給泉州農商銀行,2017年12月底,又由泉州金駿置業有限公司拍得所有權。為促進商城整體轉型發展,今年鯉城區對金泉商城進行盤活。
“金泉商城原有租戶120戶,除了租給電商,還有部分作為出租房。”常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菁介紹說,要想盤活,先得騰挪,為此,街道成立金泉商城項目工作小組,牽頭負責清場工作。
“我們每周都會舉行一次周例會,邀請業主、租戶們共同參與,”項目工作小組成立后,街道辦事處、商場都變成了臨時“會議室”,他們認真傾聽各方意見,實打實為商戶解決難題。
正當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時,意外發生了,商城收到了數額不小的電費催繳單,即將被斷電。原來,商城之前的管理人員和新入駐的物業就拖欠的水電費產生分歧,都覺得應該由對方補交,雙方僵持不下。“只要還有租戶、居民在,就應該保證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為此,項目工作小組出面協調,經過幾輪談話,明確了交接期間新舊管理方的權責范圍,最終,水電管理順利交接,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除9戶長期掛鎖暫時無法聯系的租戶外,還有個別租戶拒不離場。”為了順利推進項目清場掃尾工作,項目工作小組積極轉換思路,針對剩余不配合的商戶提出了“一戶一方案一措施”的攻堅辦法。
“如果我搬走了,對方不還我錢怎么辦?誰來賠償我的損失?”商場某租戶與原業主有金錢糾紛,雙方原本協調通過“以租抵債”方式解決,面對項目工作小組的多次通知、協調溝通,該租戶仍然不為所動,不愿搬離。“既然他最想要的是一份保障,我們干脆帶最專業的人去做工作。”為此,常泰街道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與區人民法院多次進行業務咨詢和交流,明確相關法律條文和規定,并與區人民法院一起做租戶溝通工作,該租戶終于接受并配合清場工作。
據悉,金泉商城項目盤活后,將配合常泰街道工礦汽配交易市場優化轉型,與工礦汽配城互補共進,建成機械配件交易集散地,提升鯉城區機械配件市場的影響力和聚集力,拉動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