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老巷很多,故事不少,每條巷子留存著的歲月痕跡、生活故事、美麗傳說,等著我們一起遇見!
【地理位置】泉州市鯉城區中山中路340號
【所處區位】鯉城區鯉中街道辦事處和平社區
【巷名由來】十八彎位于鯉城區中山中路東側,玉犀巷南,因巷長拐彎多而得名。
【巷子看點】
1.巷彎多,似迷宮
十八彎巷巷口連接中山路,巷尾連接玉犀巷,短短的巷子總共拐了九個彎才能穿過整條巷,繞來繞去將繞道何處,類似迷宮,更似闖關。
(十八彎巷的入口)
2.陳公捷源等人紀念碑
在十八彎巷3號住戶家里有一塊陳公捷源等人紀念碑,碑文記載:1939年農歷三月二十日,日機濫炸吾泉,先考捷源公,先妣張媽于娟,先室黃晟娟,亡弟清泉,亡妹紅菇,亡兒招炎,同宗志司,全家七人計十三人避入防空洞,中彈洞崩皆罹于難……
據抗戰人士陳廷鋒之子陳振成介紹,1939年農歷三月二十上午,日軍的戰機對泉州古城進行轟炸,當地百姓紛紛跑到防空洞躲避。陳振成的爺爺、奶奶、堂兄、堂嫂、叔叔、姑姑和鄰居共13人,一同躲進了房子附近事先挖好的防空洞。
那個防空洞正好隱藏在一棵龍眼樹下,茂密的樹冠將洞口掩護起來。沒想到日本鬼子的炸彈從天而降,恰好擊中了防空洞口,炸彈從洞口落進,爆炸聲將防空洞震得很響,防空洞中的所有人不幸被炮彈擊倒,沒有一個幸存的。
1979年6月,陳振成的伯父陳錦標從菲律賓回到泉州,陳錦標與眾親人商定,為緬懷親人勿忘國恥,于當年6月在陳振成的房子附近(當年的事發地)讓出一塊空地,豎起一塊高約兩米的花崗巖紀念碑。碑文上書“陳公捷源等人紀念碑,陳錦標立”等字,供后人瞻仰。
3.巷子里仍保留早期的一口井
(現如今這口老井已經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