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公布了142所福建省第三批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和8所第二批幼兒教育研究基地園名單。
其中,泉州市20所學校入選"福建省第三批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鯉城區實驗小學、泉州第六中學榜上有名。
為了進一步深化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研轉型,構建充滿中國智慧的“智慧課堂”,提升福建省基礎教育的質量,省普教室下發了《關于申報福建省第三批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的通知》和《關于申報福建省第二批幼兒教育研究基地園的通知》,在各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教研室推薦的基礎上,在1月份組織有關專家開展了評審工作,最終遴選出福建省第三批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142所和福建省第二批幼兒教育研究基地園8所。
為什么要成立基地校?
創建省級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旨在探索解決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和改革經驗,提高學科教學與研究能力,促進區域和全省學校實施新課程水平的有效提升,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我省教育教學質量。
什么樣的學校才能成為基地校?
申報學校應具有勇于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擁有綜合素質優良的學科研究團隊,具備較強的學科教學研究能力,并取得較為顯著的學科教學教研經驗,在本區域教學改革實踐中已形成學科傳統優勢和影響力,在新課程實施方面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
此外,還需通過學校自薦;設區市評選推薦;省級評選等環節,才能最終確認是否能成為福建省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
成為基地校后,要怎么做?
基地學校實行動態管理,建立有效評估與激勵機制。
基地學校的工作推進情況,每半年進行一次評估,兩年后進行驗收。
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各級教研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探索解決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和改革經驗,提高學科教學與研究能力,推動“求真向善和美、包容漸進生長”的“智慧課堂”的構建,打造福建省學科教學研究品牌,推出一批學科教學研究示范基地學校,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實踐研究能力的名教師和名教研員,增強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全面提高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學質量。(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