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9日訊 房子閑置了6年,第一次出租,惠安的“新手房東”陳先生,就攤上了一件“大事”。
5天前,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他的房客突然搬走,卻留下了“燙手山芋”——一個16歲的精神病兒子小冬(化名)。
怎么辦?擔心小冬出事,陳先生帶著他求助派出所,最終又送到惠安縣精神病療養院(下簡稱“療養院”)。打電話給小冬父親,對方卻說19日才能回來,怕醫院不接收,陳先生心一軟,“好人做到底”,留下照料小冬3天2夜。
正在打點滴的小冬,停止了躁動,在床上睡覺
但他心里也嘀咕,自己也要生活,萬一房客不回來,可怎么辦?幸好,昨日傍晚5時許,小冬的父親阿昌趕回,接棒照顧小冬。陳先生心中的大石,才算落下。
房子招租 引來“不靠譜”房客
房客阿昌有個兒子小冬,陳先生一開始就知道了。
去年9月,簽租房合同那天,陳先生看到一個短發男生搬完了行李,躺到床上睡覺,就問阿昌那人是誰,阿昌才說,那是他兒子小冬。小冬在附近面包店打工,為了他上下班方便,他們才會租這房子。有一次陳先生回到房子,小冬也是在睡覺,對小冬,他幾乎一無所知。
除了有一次阿昌沒有及時交房租外,大家一直相安無事。直到今年3月23日晚上10點多,對門的鄰居打電話給陳先生說,房內動靜很大,有人砸東西。第二天上午,陳先生趕到,看見房內吊燈掉在地上,魚缸也破了,屋里一片狼藉,只有阿昌的弟弟阿業在。
“怎么回事?”陳先生問。阿業說,小冬患有精神病,前一天晚上發作,才會砸東西,當晚已經送醫院治療了。
眼看租期要到了,阿業表示不再續租,但小冬發病,一兩天內也不好搬走,至于損壞的東西,會另外賠償。陳先生也不愿催促,讓阿昌兄弟繼續住了下來。
房客走了 精神病兒子留下了
但20多天過去了,陳先生卻一直沒等到房客的電話。
16日早上,鄰居發現小冬一人在房間內跑動,打砸東西,把棉被搬到陽臺,還在廚房里面打火,趕緊通知了陳先生。當天上午10點多,陳先生趕來打開房門,才發現房間內滿地的玻璃碎片,房客阿昌兄弟的東西,幾乎已經被搬空,而小冬全身赤裸,正在衛生間玩水。
小冬口中說著胡話,陳先生趕忙勸說著讓他穿上衣服。再聯系阿昌,才得知他14日已經走了,要19日早上才會回來。無奈,陳先生只好連哄帶騙,將小冬送到轄區派出所。不到兩公里的路,兩個人走了快一個小時。
了解了情況之后,民警建議,先將小冬帶到惠安療養院再作打算。于是,當天下午,民警用警車將小冬送到惠安療養院。但因為沒有人照顧小冬,醫院不愿接收。看著小冬情緒很躁動,不及時接受治療,隨時會打人,陳先生一心軟,便決定由自己照顧小冬3天。
請假陪護 遭遇3天2夜不安寧
經醫生診斷,陳先生這才知道,原來小冬患的是精神分裂癥,早在上個月23日,就已經在醫院治療過。為了照顧小冬,身為中學教師的陳先生特地請了假。
但這3天2夜里,卻少有安寧的時刻。小冬幾乎徹夜不休,一晚上在病房內來回走動,陳先生只好也留在醫院過夜,一個小時就要起來看看。這一夜的折騰,幾乎要到天亮了才會告一段落。上午9點多,醫生前來給小冬掛吊瓶,小冬才會好好地睡一會兒。睡醒了,小冬情緒就好點,也得到這時候,陳先生才敢上前與小冬搭話,并送上吃的。
“水餃要不要吃?”
“不要。”
“粥呢?”
“好。”
盡管冷靜了,小冬也只能進行簡單的對話,其他的,不問他也不會說。等到藥效退去,小冬又會躁動起來,開始罵人,“就怕他出事,人也不能離,只能讓他罵著了”。
看護的活折騰人,陳先生年過七旬的父親也趕來幫忙,只有這樣,白天陳先生才能好好歇歇。
房客回來 既愧疚又感激
照顧幾天倒是沒什么,陳先生心想,他有自己的生活,萬一阿昌不回來,他總不能照顧阿昌一輩子吧?
直到昨天傍晚5時30分許,小冬的父親阿昌趕到了惠安療養院,陳先生才松了一口氣。
阿昌說,兩年前他與妻子離婚,當年臘月,小冬就病了,經過治療后,逐漸好轉。他家境況不好,自己出門打工,小冬也主動提出要打工幫忙,這才隨他出門打拼,誰知到了3月份又發病了。這之后,小冬就留在租房調養,不料到了13日晚,卻又出現打人情況。阿昌在惠安沒什么親人朋友,只好趕回貴州老家求援。離開前,他還給小冬準備了半個月左右的食物,讓他在冷靜的時候自己煮了吃。
考慮到阿昌一家經濟較拮據,陳先生當場表示,阿昌的房租、房屋損失及預先墊付的醫療費,他都不再計較。“他們辛苦來這邊打工也不容易,現在孩子也病了,再找他們……”
阿昌則滿是愧疚,“沒想到房東這么熱心幫忙,我很感恩,但是不知道該怎么用語言來形容”。阿昌說,原本計劃19日到,為了不給房東再添亂,忙完了事,他便趕忙買了車票提早回來,沒想到房東還幫他減免了很多費用。
“我們出來打工,也沒什么親人朋友在這邊,他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以后真不知道該怎么報答。”阿昌感慨,而他也計劃著,等小冬病情好些,就帶他回老家,另作安排。(海都記者 張凱航 林莉莉 實習生 吳智明 文/圖)